导航

2019下半年高中体育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五批

2020-01-06 21:20:0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高中体育《足球和排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快、静、齐、。

2.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都知道足球是一个讲究战术和配合的集体运动,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在足球比赛的进攻中除了个人的突破之外另外一种运用的更多的是局部的二人或者三人之间的小配合来撕开对手的防守叫做踢墙式二过一配合。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慢跑2圈。

方法:学生4路纵队,整齐一致。

规则:学生不允许交头接耳,相互打闹,按照老师要求进行。

2.徒手操

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练习“排球中一二战术”

(1)示范

战术板讲解战术并集体练习。

(2)战术要领

前排3号位队员充当二传手,2、4号位队员作攻手,当二传队员轮转到2或4号位时,可换位到3号位作二传手。

(三)基本部分

1.足球踢墙式过人

(1)示范

①视频示范,完整播放和慢速播放。

②出示挂图,战术板演示战术流程。

(2)讲解战术要领

“踢墙式过人”是两名进攻队员通过两次传球越过一名防守队员的配合方法。持球队员首先带球靠近防守队员,把防守队员吸引到自己身边2-3的距离,以地滚球的方式将球传给做球队员,在传球后立即快速插上,准备接应传球。“做墙队员”在控球队员带球逼近防守队员的时候,应突然摆脱防守者与持球者形成三角形位置,并侧对进攻方向,当球来时应一脚出球,力量适当,传球到位,以地滚球为最佳。传球后立即跑位,寻找再次进攻配合的有利位置。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排下蹲,后排插空。

(2)课堂练习

①两人一组无球跑位练习。

组织教学:一人为持球队员,一人为“做墙队员”呈队列进行。

要求:培养与同伴之间的默契程度。

②两人一组“踢墙式过人”练习。

纠错:“做墙队员”出球与持球队员跑位配合。

改正:提高“做墙队员”出球准确性以及持球队员传球后立即跑位的意识。

③增加一名防守队员,三人一组突破防守的“踢墙式过人”练习。

组织教学: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穿跑默契,心领神会。

(3)检验环节

教学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运用“踢墙式过人”战术进行突破。

教学组织:学生分两队进行,注意队员间的配合。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4)展示“排球垫球、自传球、正面躯体扣球”技术动作各5次。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学练情况。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足球踢墙式二过一最重要的是什么环节?

【参考答案】

在踢墙式二过一的配合中两名队员根据作用的不同分工也不尽相同,注意的事项也各有侧重。在踢墙式二过一中持球队员任务较重,身兼两项任务,首先,其应带球靠近防守队员,把防守队员吸引到自己身边2-3的距离,以地滚球的方式将球传给做球队员,在传球后立即快速插上,准备接应传球。作为“做墙队员”在控球队员带球逼近防守队员的时候,应突然摆脱防守者与持球者形成三角形位置,并侧对进攻方向,以利于观察传球的路线,当球来时应一脚出球,力量适当,传球到位,以地滚球为最佳。传球后立即跑位,寻找再次进攻配合的有利位置。所以在“踢墙式过人”配合中,在要求队员有较高的战术素养的前提下,还要求配合队员之间有较好的默契,明白对方的想法。

2.如何理解体育教学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

【参考答案】

体育课程倡导的学习评价注重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其全面评价主要表现为: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又评价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评价其情感因素等。通过全面地评价学生,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

在确定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时,除了要注意其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以外,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即在某些评价内容(如运动技能等)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使其有更多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