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篮球和足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2.导入
提问导入:同学们,在踢球的时候,如果对方把球踢出界外,应该怎么办?大家都说需要掷界外球,没错,掷界外球是足球比赛中继续比赛的一种方式,在一场比赛中属掷界外球开始继续比赛的方式最频繁、最多。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这项技术。
3.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方法:学生2路纵队,整齐匀速。
规则:学生积极跑动,严肃认真。
2.配乐健美操。
踏步、一字步、v字步、脚尖前点地、脚尖后点地、并步、侧步交叉、小马跳。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律动性强。
3.知识回顾,教师讲解示范“篮球区域联防”战术。
(1)示范
战术板讲解战术并集体练习。
(2)战术要领
篮球区域联防是由进攻转为防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而组成的防守战术。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侧面示范和正面示范
2.讲解动作要领
脚:面对出球方向,两脚前后开立,膝盖微屈,上体后仰成背弓,重心在后脚上。注意:双脚均不可以离地。
手:拇指相对,四指自然张开持球侧后部,举球至头后。掷时后脚发力,摆体、收腹、挥臂,当球摆至头上时甩腕。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前排下蹲,后排插空。
3.课堂练习
(1)徒手分解练习。
组织教学:教师喊“1”学生做好准备引球至头后;喊“2”将球摆至头上甩腕掷出。
要求:学生建立初步动作表象。
(2)两人一组“掷界外球”练习。
纠错:掷界外球时脚离地、没有从头后向前依次连贯发力掷出。
改正:多次练习体会发力顺序,学生相互提醒纠正。
(3)三人一组“掷界外球”练习。
组织教学:一人掷球到队友脚下,另外一人防守,三人相互轮换。
要求:掷界外球准确,接球者跑位积极摆脱防守。
4.检验环节
巩固所学技术动作游戏:“集体掷球比远”。
游戏方法:学生分为两队进行,相向站立,一队从起点开始,二队从落点掷回,游戏结束全队累计,远者为胜。
要求:遵守竞赛规则,团结协作,集体观念强。
5.展示“接球转身,绕球过杆,脚背外侧射门”技术动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答辩题目解析】
1.本次课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参考答案】
在体育课中为让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与示范的方法,首先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的在脑海里形成表象的认识,再通过语言让学生对于动作有更清晰的认识。除了讲解与示范的教学方法以外,我还根据动作技术的特点采用了分解练习,降低难度法和游戏竞赛法。
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针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课程分为了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掷界外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够准确做出该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练习过程中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