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1-01-13 11:11:3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小学信息技术《青蛙过河》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回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描绘寻找过程中的一处情景,小青蛙需要从河流的一端到河对岸,并提问学生“小青蛙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抵达河对岸呢?”可以听见大多数学生回答:一步一步跳到对岸。教师可以点评学生善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Scratch制作青蛙过河的情景,并由此引入本课主题。

(二)新课讲授

1.添加背景及角色

教师展示背景图片所在路径,并给出对应角色类别、名称,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自主进行背景及角色的添加。操作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描述添加背景及角色的步骤,教师可以评价学生操作正确,知识学习扎实。

2.青蛙过河

教师提出疑问:青蛙是以怎样的方式前进过河?学生不难回答出:根据荷叶的位置以跳跃的方式进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Scratch中,如何使用位置来精确控制青蛙的移动?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并结合数学知识得出答案:使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师由此引出Scratch中坐标的相关概念。

教师通过演示将Scratch的舞台背景替换为库中的“xy-grid”,并让学生观察舞台背景呈现的信息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答案。【舞台背景显示为直角坐标系,其中X轴范围为[-240,240],Y轴范围为[-180,180]】教师可以评价学生观察仔细,并进行补充说明,舞台宽480个单位,高360个单位,水平方向为X轴,垂直方向为Y轴,舞台中心为原点,坐标为(0,0)。

接着,教师通过演示介绍与坐标相关的控件“移到X: Y: ”控件与“在 秒内滑行到X: Y: ”控件,并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后学生可以回答出正确答案。【“移到X: Y: ”控件是瞬间移动完成,而“在 秒内滑行到X: Y: ”控件在移动时会产生滑行的效果】认识坐标概念及相关控件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该如何使用坐标控件表示青蛙的移动过程?”预设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青蛙过河的三个步骤。【先确定青蛙的开始位置坐标,再不断修改青蛙所在位置的坐标以实现移动的过程】

教师演示青蛙的第一跳:查看并记录青蛙在初始位置、每片荷叶及对岸的坐标,然后利用“在1s内滑行到x:32,y:86”控件使青蛙“跳”到第一片荷叶上。之后教师布置任务:以信息技术学习小组为单位,使用坐标控件设计对应的脚本完成青蛙过河的剩余几跳。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经过教师的演示与巡视指导,预设学生都能完成此操作。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的评价。

3.青蛙翻跟斗

教师介绍“右转15度”控件,并提问:“如何设置参数能实现青蛙翻跟斗的动作?”学生思考后得出答案:将参数设为“360”度。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当参数设置为“360”度时,角色不会发生旋转变化,从而否定这一结论。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通过多次旋转实现翻跟斗的动作,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使用“重复执行10次”控件与“右转15度”控件结合,使其旋转总角度为360】。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尝试不同的数值组合,观察发现区别并选择一组合适的数据。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得出,单次旋转角度越小,翻跟斗的动作越慢,表现越明显。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之后,开展小组比赛。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进行抢答。抢到回答机会的小组派代表根据教师描述的情景或控件,说出对应的脚本或控件功能。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准确。

(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代表分享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与收获,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并提出鼓励与期望。

作业:新建一个小动物并搭建脚本,对“青蛙过河”故事进行改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1.简述舞台坐标的作用。

【参考答案】

舞台坐标可以表示角色在舞台出现的位置,通过控制角色的坐标来控制角色的位置可以让画面更加的美观、和谐。所以在设置坐标时要符合要求,横坐标的范围是(-240,240),纵坐标的范围是(-180,180)。

2.简述“重复执行”控件和“重复执行10次”控件的异同。

【参考答案】

相同点:“重复执行”控件和“重复执行10次”控件都属于控制模块,且均能实现重复执行命令。

不同点:“重复执行”控件对动作循环的次数没有限制,可一直重复执行下去,循环次数是无限的。“重复执行10次”控件,可根据需求设置循环的次数,并在对应次数的循环后,不再重复,循环次数是有限的。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