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 《对恶作剧说“不”》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谁来蹲
1.讲述规则
以《哆啦A梦》中的人物玩谁来蹲的游戏,每个小组代表动画中的一个任务。老师说“哆啦A梦蹲哆啦A梦蹲,哆啦A梦蹲完,大雄蹲”,接着代表大雄的小组继续游戏,选择出下一个蹲的小组。
2.师生交流。
同学们玩得开心吗?
3.提出主题
同学们都很开心,可是大雄遇到了一件不开心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主题活动一:恶作剧
1.播放动画
胖虎送给大雄礼物,大雄打开后发现是一条大虫子,大雄吓坏了。
2.交流讨论
大雄看到大虫会有什么感受?
胖虎看到大雄的反应会有什么感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如果你看到这一幕会怎么做?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扮演过制造者、受害者、旁观者这样的角色,说一说。
请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制造者/受害者/旁观者你该怎么做?
3.教师小结
希望大家可以把讨论出的这些方法用起来。
(三)主题活动二:情景扮演
1.情境介绍
体育课上,晓红在和朋友们玩游戏,跑来一个淘气的男生小家,他在晓红背后贴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我是笨蛋。
2.角色扮演
3.交流讨论
刚才这个小组,制造者/受害者/旁观者三个角色都用上了我们前面讨论的什么方法?
3.教师小结
以后遇到这种恶作剧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它。
(四)总结升华:一封求助信
1.读求助信
林林的求助信:生日会朋友王宁把蛋糕贴到我的脸上我很气恼,对方觉得我小题大做,为什么他做了恶作剧又没认识到呢,心里很难过,不知该怎么办。
2.师生互动
你觉得这是恶作剧吗?
林林有什么感受,她觉得这是恶作剧吗
王宁觉得这是恶作剧吗?
3.教师总结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于对方交往中,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对方能够接受,你就可以这样做,如果对方讨厌、反感就不要这样做。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如下:
了解玩笑和恶作剧的区别,了解恶作剧的危害。
尝试从制造者、受害者、旁观者的角度体验不同的感受,寻找不同的应对方法。
尝试理解他人,接纳他人的感受,学会不将他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
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尝试从制造者、受害者、旁观者的角度体验不同的感受,寻找不同的应对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他人,接纳他人的感受,能够不将他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
2.说说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参考答案】
同伴关系是小学生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关系。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做事情时往往凭着一时的冲动。而且,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仍带有一定的自我中心性,很少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把握不好适度原则,玩笑变成恶作剧,惹人反感。
本次课程,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站在三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并接纳他人的感受,学习不以别人不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