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泰姬·玛哈尔陵》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讲解泰姬·玛哈尔陵的背景故事:15岁的沙贾汗王子在集市上遇到了一名叫做阿姬曼的姑娘,从此迷恋上她,五年之后他们喜结连理。当沙贾汗夺权失败颠沛流离期间阿姬曼总是形影不离的陪伴在他身边。后来沙贾汗成为了莫卧儿王朝的第五位君王,虽然沙贾汗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阿姬曼始终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便为正式册封为“泰姬”,誉为“王宫之冠”。可最后年仅38岁的泰姬还是死于了难产,沙贾汗难以面对王后离去而悲痛欲绝,他下令宫廷禁止一切娱乐活动,来为王后默哀两年,为决心为王后打造一座全世界最美的陵墓——《泰姬·玛哈尔陵》。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概况
多媒体展示泰姬·玛哈尔陵图片,提出问题:
①泰姬·玛哈尔陵在哪个国家?(印度)
②整个建筑给你什么感受?
③建筑是什么材料的?(大理石)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总结:它的殿堂、钟楼、尖塔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造,整体给人以端庄、肃穆的感觉。
2.造型
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泰姬·玛哈尔陵,并思考问题:
①从建筑外观看,类似于我国的哪种寺庙?(清真寺)
②该建筑类型在外观上有什么特点?(球形圆顶)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泰姬·玛哈尔陵具有伊斯兰教清真寺的独特风格,建筑的顶部为半球型的圆顶,是伊斯兰文化的建筑典范。
3.布局
多媒体展示不同角度的泰姬·玛哈尔陵的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组织小组讨论问题:泰姬·玛哈尔陵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泰姬·玛哈尔陵布局简明,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正中央是陵寝,前方两边是花园,正前方的水池倒影出整个建筑,形成呼应,两边的两座清真寺达到空间上的对称与平衡。
活动三:总结解释
多媒体展示泰姬·玛哈尔陵的三维实景图,引导学生欣赏并总结泰姬·玛哈尔陵的建筑特点以及地位。被誉为“大理石之梦”“白色大理石交响乐”,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活动四:欣赏评价
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的建筑,引导学生欣赏并找出伊斯兰建筑,小组讨论伊斯兰建筑的特征。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伊斯兰教建筑外观上奇想纵横,庄重而富有变化,雄健而不失雅致,主要特点有半圆型的穹顶、空间上对称平衡。
活动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泰姬·玛哈尔陵》的艺术特色,情感升华:泰姬陵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传递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我们也要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2.课后请学生搜集资料,了解中国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如明十三陵等。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泰姬·玛哈尔陵》属于什么建筑风格?
【参考答案】
《泰姬·玛哈尔陵》又称《泰姬陵》,是印度伊斯兰教建筑的典范。构思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的特点。
布局上泰姬陵整个陵园是一个长方形,正中央是陵寝,在陵寝东西两侧各建有清真寺和答辩厅这两座式样相同的建筑,两座建筑对称均衡,左右呼应。前方两边是花园,正前方的水池倒影出整个建筑,形成呼应。
构图上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陵墓方形的主体和浑圆的穹顶在形体上对比很强,但它们却是统一的。它们都有一致的几何精确性,主体正面轮廓同穹顶相呼应,立面中央部分的宽度和穹顶的直径相当。
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分析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了解泰姬·玛哈尔陵的历史背景与地位,熟知泰姬陵的布局、造型等特点,掌握鉴赏陵墓建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泰姬·玛哈尔陵,掌握其建筑特点,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泰姬·玛哈尔陵的形式美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