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白皮书参考答案

2020-06-29 13:42:0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小题)

32. 【参考答案】

环节一:导人新课

图片导人法。教师展示香港会展中心的图片,简单介绍:香港是珠江上的一颗明珠,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但在历史上曾被外国占领。那么香港什么时候被割让出去的?又是通过什么事件被割让出去的?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香港图片,让学生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课程的综合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历史情境。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战局不利

教师播放《中国通史》中关于鸦片战争的片段,提出问题: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处于怎样的局面?

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尽管广大爱国官兵浴du奋战,但依然难以扭转中英两国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再加上道光皇帝战和不定,清政府在战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局面,丢失沿海很多城市。

(二)城下之盟

教师继续引导: 1842 年,英军开到南京下关江面,威胁清朝财赋重地,在这种局面下,道光皇帝被迫再次与英国

议和,最终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 。

教师展示《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文,提出问题:这个条约具体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赔款2100万银元,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中国应该与英国商议决定。

教师引导:侵略者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这些条件外国侵略者还不满意,之后又通过哪些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哪些权利呢?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总结: 1843 年英国通过《虎门条约》等《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美法两国分别通过《塑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也获得了很多特权。

教师补充介绍:领事裁判权就是指英国公民在中国犯罪后,中国官员不能按照法律对其进行审判,需由英国领事馆按照英国法律进行审判。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将来中国给子其他国的权益,英国-律享有。

(三)千年变局

教师提出问题:鸦片战争后期,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那么这场战争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它又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教师进行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展示相关材料,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时间6分钟。

学生选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教师总结:政治上,割让香港岛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经济上.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权益,但中国逐渐被纳人世界市场,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思想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教师补充: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设计意图]史料教学法讲授《南京条约》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体验一手史料, 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同时,小组讨论《南京条约》的影响能弥补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不足,养成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作业: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仅仅是因为武器落后吗?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请同学们回去思考,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梳理有助于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开放式作业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

33. 【参考答案】

环节一:导人新课

教师引导: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 是西方基督圣经给世人描绘的生活理想。如果能生活在“太平”“天国” .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19 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太平天国”的理想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

教师提间:是谁领导了这场运动?这场运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设疑导入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其求知欲,引起积极的思考。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展示清政府统治、农民暴动的史料,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流:鸦片战争以后,对晚清王朝无疑是雪上加霜,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境遇?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以后,鸦片走私更加猖新,白银外流加速,银价激涨;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战争赔款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史乘机搜刮百姓:再加上连年发生自然灾害,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教师引导: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也使得农民暴动,此伏彼起。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二)发展过程.

1.金田起义

教师请学生简单介绍洪秀全的经历,并提间:他是如何创立太平天国的?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1851年1月, 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

教师出示《永安封王表》,提问:太平天国在建立之后,又展开了哪些活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洪秀全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

教师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提问: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时,清军派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为了解决这一局面洪秀全等人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学生结合图片及教材,回答: 1852 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辆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53 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53 年占领南京。

4.北伐、西征

教师播放《太平天国》视频片段,并引导: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于是,太平军展开了北伐和西征。请同学们结合北伐和西征的表格内容,归纳总结北伐和西征的目的和经过是怎样的?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

(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师请同学以历史小组为单位,5分钟时间思考: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洪秀全等太平军领导人能否带领人们走进“太平天国”的盛世?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主要原因是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肩败无能。洪秀全等人并不能带领民众走向成功,因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时代任务。

[设计意图]史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事件的深刻原因, 树立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视频与表格结合的方式能化繁为简,更好树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小组讨论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观看纪录片《太平天国运动》,写- -篇观后感,谈谈你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设计意图】师生洞总结能重申重点内容,增强学生记忆;观后感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

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