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白皮书参考答案

2020-06-29 13:43:3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2020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地理学科》

第四章巩固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洗马潭索道起点海拔为:

2【答案】A。解析:小明乘坐洗马潭索道游览苍山,当到达中转站时,因为中转站位于一处山谷,根据通视原理,小明可能看到沧桑的大理古城,A 正确。中转站到山峰之间的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凸坡,难以看见白雪皑皑的山峰,B错误。受山脊阻挡。无法看到高耸挺拔的三塔. C错误。中转站在山体东侧,无法看到西侧地平线上的夕阳,D错误。故选A。

3.【答案】B。解析:从图中得知信息,为天津市某中学2月1日某时刻教室里南窗- -隅的照片。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日出,在西南方落下。窗户位于南面,黑板可以投射影子,可以得知黑板位于教室的西面,此时太阳应该位于东南方的上空,故为上午时间,结合选项B正确。6点当地还没有日出,排除A;正午12点,太阳在正南方,黑板投射不到影子,排除C;下午16点30分,太阳在西南方,影子应该在东北方,排除D。故本题选择B。

4.【答案】C。解析:黑板上的受光面积受到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太阳高度角越小。受光面积越大。结合24节气图,得知小雪到大雪: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仍在向南回归线方向移动,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越来越低,C正确。惊蛰到立夏和小寨到大寒:太阳直射点都是向北方移动,排除A和B;立冬到小寒:刚开始立冬到冬至,同- -时刻太阳高度角是越来越小。冬至到小寒,同一时刻太阳高度角是越来越大,排除D。故木题选择C。

5.【答案】A。解析: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可知带有“石眼”的端砚原石形成过程如下:第-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较为柔软的沉积岩;第.二是在岩浆活动的作用下火山尘泥侵入先形成的沉积岩中,并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带有“石眼" 泥质变质岩;第三是经过地壳运动将该类岩石带到地表,并形成了端砚原石。故选A。

6.【答案】B。解析:根据端砚原石的特点“端砚易雕刻、蓄水不调、发墨快”便可分析,蓄水不调的原因是由于端砚原石岩性致密、透水性差,水不易被吸收,B正确;而透气性好、吸水性强会导致墨水迅速渗漏到石头里面,不易保水。A. C错误;硬度较大与材料中端砚易雕刻相反,D错误:故选C。

7.【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①地气压,1020-1022.5 百帕,②地气压,1010- 1012.5百帕,结合近地面温高压低规律可知,与①地相比,②地气温高,气压低,A错误;②地等压线较①地密集,风力较大,位于高压外缘,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好,B正确,C. D错误。故选B。

8.【答案】A。解析:由材料知,该日为2018年9月24日。图中显示该日,我国东南沿海有一个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新疆西北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一个冷高压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所以中央气象台可能发布台风预警和寒潮预警,A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西北地区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降水增多,森林火灾出现频率降低,B错误;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不会出现洪涝灾害,C错误;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 般在暴雨集中的季节多发,该日降水少,泥石流发生频率小,地震信息图中看不出,D错误。故选A。

9.【答案】C。解析: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劳动人口增长率,不是劳动力人口数量。2015年以前,劳动人口增长率呈正值,劳动力数量- -直增加,至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劳动力数量不再增长,达到最高值。2015 年后,劳动人口增长率呈负值,劳动力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所以选C。

10.【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知,未来10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呈负值,劳动力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可能跟不上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导致用工成本增加,选项D符合题意。未来10年,老龄人口可能会增加,总人口也可能会增加,但这些变化不是劳动人口数量变化所导致的,因此选项A、B不符合题意。劳动力人口数量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不足,可能会对人才外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所以选D。

11.【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气候资源可判断出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多雨多雾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最可能是乳畜业,C正确。

12.【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城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环境好,D正确。

13.【答案】A。解析:由题中“面积占全省的13,人口占全省的- -半”可知,人口稠密,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A正确。从统计图中分析,多数地区第-产业比重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B错误。宿州市经济总量小于蚌埠、阜阳,C错误。淮北市经济总量最小,D错误。故选A.

14.【答案】C。解析:该区城煤炭等资源丰富,地形平坦,水热充足,是①国家重要的能源与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安徽靠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依托煤炎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发展③重化工业,①③正确。c正确。该地距长三角产业转移区较远,②不适宜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④安徹省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皖南地区,该地不适宜旅游示范区建设,②④错误。故选C。

15.【答案】 D。解析:由图可知,古城地处北印度洋沿举附近,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所携带的海洋水汽,可沿图示谷地深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使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16. 【答案】B。解析: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为热带气候,故墙厚是为了隔热降温;窗小是用来抵御风沙:分上下排窗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即为了通风透气。①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17.【答案】C。解析: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的非季风区,河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能融化,河流径流量为0,即出现断流现象。只有一一个夏汛,读四幅图,只有③图现象符合,C对。①图降水集中在7.8月份,应是东部季风区河流,A错。②处有春汛、夏汛两个汛期,是东北地区河流,B错。④雨季长,雨量大,是南部沿海地区河流,D错。

18.【答案】B。解析:结合前面分析.②.③两图1- -2 月份都有断流现象,相同原因是气温低,②地是因冬季气温低。大气降水少。河流结冰,所以断流。③是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能融化,所以河流断流。B对。A. C. D错。

19.【答案】B。解析:利用GPS获取手机密度分布点,再结合电子地图进行叠加分析,即利用GIS分析;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是GPS和GIS技术。选B正确。

20.【答案】B。解析: M地位于图示区域的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应是该区域的商业区。选B正确。

21. 【答案】D。解析:图示区域位于两河交汇处,呈团块状分布,应是平原地形。选D正确。

22.【答案】D。解析:鲍文反应序列:随着岩浆温度由高到低慢慢冷凝,各温度阶段产生的岩石序列是:橄榄岩一辉长岩一玄武岩系一闪长岩一安山岩- 花岗岩-流纹岩系,最后结晶的是流纹岩系,属于酸性岩。

23. 【答案】C。解析:根据岩浆岩的共生组合原则,可将岩浆岩分为四个大类,共十二种岩类:超基性岩包括橄榄岩、金伯利岩类、霓霞岩、碳酸岩类;基性岩包括辉长岩、碱性辉长岩;中性岩包括闪长岩、正长石、霞石正长石;酸性岩包括花岗岩一流纹岩,所以答案选C。

24. 【答案】B。解析:冲蚀作用:河水的机械冲击力引起河床破坏。磨蚀作用:流水以其携带的砂砾作为工具,磨蚀河床,使其加宽、变深。溶蚀作用:河水将易溶矿物和岩石溶解,促使河床破坏。下切侵蚀:又称下蚀,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下切侵蚀可以沿较长的河段进行,称沿程侵蚀;也可以是源头或瀑布的后退,称向源侵蚀。故答案选B。

25.【答案】B。解析: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