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再造想象VS创造想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想象的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常见考点,其中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的概念理解,考生容易混淆,该知识点考查主要以客观题为主,即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形式出现。考查形式主要是侧重案例反选,通过分析题干案例,进行想象种类的区分。
二、定义
按照有意想象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它是对原有表象有意向地进行组合再现。
2.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立性、新颖性、首创性。它是依据自己的见解,揭露原有表象新的关系,从而构造新形象的过程。
三、易混区分
(四)举例说明
案例1:幼儿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头脑中浮现出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
解析:幼儿是在语言文字的描述下进行的想象,有现成的描述,所以是再造想象。
案例2:鲁班根据茅草发明锯子;科学家根据蝙蝠的超声波发明雷达。
解析:案例中想象的结果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案例中是以自然界事物为启发,而非根据某个语言或非语言信息的描述进行的想象。所以是创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