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022-06-13 17:17:4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柯尔伯格属于客观题常考考点,在个别地区会考查题目比较难,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柯尔伯格的教育思想。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依据不同年龄儿童进行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模式。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推断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避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1)阶段一: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2)阶段二: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

2、习俗水平:(9-15岁)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为了力图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希望,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3)阶段三:人际和谐的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他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希望被人看作好人,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教师、朋友的期望,保持相互尊重、信任。这时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4)阶段四: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案例:“海因茨偷药的故事”:第三阶段的儿童,赞成者会说,他做的是好丈夫应做的事;反对者则说,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第四阶段的儿童,赞成者会说,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反对者会说,他要救妻子的命是应该的,但偷东西犯法。)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5)阶段五:社会契约和法律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6)阶段六: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的定向阶段: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遣责感。道德原则已经被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追求,规则已经不再是外在的判定标准,他做决定的标准来自于自身的良心。(案例:“海因茨偷药的故事”:第五阶段的儿童,赞成者认为,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者认为,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第六阶段的儿童,赞成者认为,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反对者认为,别人说不定也像他妻子一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

评价: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考点:概念选择题、分类多选题、例子返选

1.李明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柯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 )阶段。

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1.B。解析:题干中提到方雨认为社会法制不符合大众利益,社会规范可以修改,社会契约阶段认为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所以选B

2.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2.B。解析:在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的,第一个阶段为好孩子定向阶段(或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一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故本题选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