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你的同化我的同化好像不一样

2022-04-26 20:26:2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你的同化我的同化好像不一样”,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招聘考试中有很多的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名词,但是由于出自于不同的心理学家,因此含义不同,但有时又会有一定联系,因此大家非常容易混淆。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同化”这一出现在众多教育家或心理学家口中的概念来为大家进行梳理对比,希望通过此次总结,从而帮助大家掌握这部分知识!

人物 含义 区分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认为仅凭感觉或理性不能认识事物,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不断依靠旧观念来同化新观念从而形成“观念团”的统觉过程。 最早用同化这一概念来解释知识的学习。
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其中同化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有机体己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去,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顺应是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客观环境的变化。顺应是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1.皮亚杰用同化这一概念解释儿童的认知发展。 2.同化是量变, 顺应是质变。
奥苏贝尔 1.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指接纳、吸收和合并为自身的一部分。同化理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其核心要点有:①有意学习的心向。②新知识必须在学习者的已有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才可能被学习者进行进一步的加工。③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质变又有量变。 2.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也包含了概念的同化过程。奥苏贝尔根据新旧知识在抽象和概括程度上的不同关系,将概念同化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 1.扩大了“同化”一词的内涵,将皮亚杰提出的“顺应”的含义也纳人“同化”一词中。 2.奥苏贝尔用同化的思想系统地解释命题知识的学习。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题目来巩固一下这部分知识。

1.【判断题】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 )。

1.【答案】正确。解析:本题考查奥苏贝尔的同化说。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他强调学习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同化过程,同化是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奥苏贝尔认为同化实质上是新知识通过与已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知识或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故此题正确。

2.妈妈告诉过小美:“天上飞翔的小动物叫做小鸟。”后来有一天小美看到一只蝴蝶,开心地告诉妈妈自己又看到小鸟了。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属于( )。

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

A选项,图式:是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B选项,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即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C选项,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即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D选项,平衡: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当已有的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情境时,不平衡的状态就产生了。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

题干中小美看到蝴蝶时,仍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小鸟,即用以前的情境对待新的刺激,这属于同化,因此B选项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