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瓦伦达效应背后的原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件事情我们越是想要去完成,有的时候反而做不好。但是当我们放平心态,享受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的时候,反而取得出乎意料好的效果。这其实背后蕴藏的一种原理叫瓦伦达效应。正确认识它,对于今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着重要意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究它吧。
一、理论来源
瓦伦达效应自于美国走钢索的杂技演员瓦伦达的故事。瓦伦达是美国著名高空钢索行走表演者,而在瓦伦达73岁那年,他为了给自己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决定在两座20层楼高的大厦之间表演走钢丝。但就在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场合,华伦达发挥失常,表演失败,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在事后说,这次表演肯定会出事,因为瓦伦达在上场前总是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演出太重要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前,他只想着走钢索的表演过程,而绝少考虑表演的结果。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患得患失的心理现象命名为瓦伦达效应。
二、教学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我们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不仅仅局限于带来的成绩。正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当他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时,更能让他觉得美的是他在数学王国里日夜遨游,专心致志研究数学的过程,因为他能在自己喜欢的学科领域里畅游,用聪明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浇开梦想之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不少人只追求结局而不讲究过程的。就像在学习上,有些同学只看重成绩,而根本不去体味在取得好成绩所付出的汗水的过程,或是希望不劳而获,或是一味沉浸在快乐之中,结果最后大多以失败告终。
瓦伦达效应对于作为老师、家长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孩子,正确去看待孩子的得与失。在考试前夕,如果家长只是一昧的给孩子施加压力,逼迫孩子要考第一名,学生在高压之下,势必不利于长远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引导孩子在每次的学习中分析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才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三、习题练习
1.(判断)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的心态。( )
1.【答案】错。中公教育解析:霍桑效应指的是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题干中应为瓦伦达效应。
2.(单选)心理学家把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 )。
A.巴纳姆效应 B.皮格马利翁 C.瓦伦达效应 D.德西效应
2.【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瓦伦达效应。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特别同意相信笼统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皮革马利翁指的是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德西效应指的是外部动机使用不当,会削弱内部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