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柯尔伯格的“对”与“错”

2022-04-18 17:48:4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柯尔伯格的“对”与“错””,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面对一些行为,我们运用什么样道德判断标准来判断对与错,好与坏,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们讨论的焦点。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顺序是由他律到自律,并且运用对偶故事法进行了论证。而柯尔伯格则有属于自己的不同观点,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应该经历过三个水平也就是六个阶段,并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了证明。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柯尔伯格的理论。

一、考情

这一部分知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常见例子型单选题,主要考察皮亚杰与柯尔伯格故事发的对比,以及每个水平及阶段的理解与对比。

二、知识详析

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者问题。汉斯偷药故事答题讲述了汉斯的妻子得了癌症,可以治疗倒是要是天价,如果要救妻子就得偷药,如果不偷药妻子就会死。讲完这个故事后,向孩子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这个丈夫应该这样做吗?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法官该不该判他的刑,为什么?根据孩子的答案从而判断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处于哪个阶段或哪个水平。三水平六阶段具体包括:

1.前习俗水平(0~9岁)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由于害怕惩罚而盲目服从成人或权威。道德判断的根据是是否受到惩罚,认为凡是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行为都是坏的,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2)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好坏的评价首先是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把这种关系看成类似买卖的关系,认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

2.习俗水平(9~16岁)

(3)寻求认可(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

(4)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但是刻板守法,还不能灵活的运用法律。

3.后习俗水平(16岁之后)

(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法律、社会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他们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准则,但不用单一的规则去评价人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阶段的个体判断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公平、平等、个人的尊严、良心、良知、生命的价值、自由等为依据。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

三、百炼成钢

1.【判断题】超习俗水平可以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阶段的定向阶段( )。

【答案】×。中公教育解析:后习俗水平可以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阶段的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可以灵活的运用规则。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