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动机冲突

2022-04-13 15:57: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动机冲突”,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考试中,动机冲突是一个重点内容。考试题型多为单选、多选、判断,多以例子型单项选择题进行考查,考查内容以理解为主。下面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梳理这个知识点,同学们准备好听课喽,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人们在进行行动时需要动用自己的意志来帮助自己克服困难,调节自己。在意志行动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做好准备,考虑好自己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等问题,在这个开始的采取决定阶段,我们往往会产生动机冲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双趋冲突:“趋”指的是趋向,想要;“双”顾名思义是指两个,也就是说有两个目标摆在眼前,两个都想要,但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个时候所产生的冲突我们把它称之为双趋冲突。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避”指的是回避,不想要;也就是说有两个目标摆在眼前,但是两个都不想要,只能避免其中一个,这时所产生的冲突我们把它称之为双避冲突。例如:进退两难,进退维谷。

3.趋避冲突:“趋”指的是“趋向,想要”;“避”指的是“回避,不想要”,所以趋避冲突意思是当只有一个目标时,人们会产生既想要又不想要的想法,这时所产生的的冲突我们称之为趋避冲突。例如:女生在面对蛋糕时,既想吃但是又怕胖。

4.多重趋避冲突:“趋”指的是“趋向,想要”;“避”指的是“回避,不想要”,多重趋避指的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想要和不想要的冲突。例如:当人们选择交通工具时可以有很多种,比如飞机、高铁、火车等等,每种交通工具人们都有想和不想两种想法时所产生的冲突。

在做这部分的题目时,我们只需要把握住题干中所给出的目标个数,分辨清楚是“趋”还是“避”,亦或是趋避,那么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知识点已经学习完毕,那么就让我们来做两道题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吧!

1.小明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这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答案】A。本题考查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回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趋避冲突是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D选项多重趋避冲突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题干出现“既想……又想……”是对两个同等吸引目标的抉择冲突。因此答案选择A。

2王翔将面临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他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不上重点高中,因

此他感到很苦恼。他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冲突。( )

2.【答案】×。解析:趋避冲突是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

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

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王翔正是面临两个都想回避的威胁性目标:用功

读书和考不上重点高中,二者他只能择其一。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