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的分类知多少?”,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就是学习迁移(识记这三个词,多选题备考)。学习迁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理解学习迁移的不同分类,并灵活运用。
学习迁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下面的划分:
1.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1)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如学好了数学,对后面学习物理、化学会产生影响;先学阅读,后学写作,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属于顺向迁移。
(2)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例如,学习了高等数学后,加深了对初等数学的理解。学习英语语法后,对之前学习的中文语法产生影响。
2.正迁移与负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作用,称为正迁移。例如,学会弹电子琴后,有利于学习弹钢琴;学习骑自行车后,有助于学习骑电车,骑摩托车。
(2)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例如,学习了汉语拼音后,再学习英文字母,在读音上就会产生干扰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迁移的分类会组合起来考察,例如顺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正迁移,逆向负迁移。如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具有干扰作用,这属于顺向负迁移;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具有干扰作用,这属于逆向负迁移;俗语“温故而知新”,属于顺向正迁移。由此可见,顺向迁移有可能是正迁移,也可能是负迁移。同理,逆向迁移有可能是正迁移,也可能是负迁移。因此在写判断题时,类似“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逆向迁移就是负迁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1)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例如学习“钝角”的概念之后,学习“锐角”的概念;让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垂直迁移有包含关系,例如学习了“角”的概念之后,学习“锐角”的概念;学习长方形之后,学习正方形。
4.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来划分,可以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例如,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可以运用到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学习舞蹈时刻苦练习的态度,可以在学习其他动作技能时得到迁移,甚至也可以在学习文化课程中得到迁移。
布鲁纳认为一般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领会原理和观念,认为这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
(2)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即具体经验迁移到另一种学习,迁移的范围相对比较小。如知道什么是“电子邮件”后,再学习“电子邮箱”就会发生具体迁移;学习“日”之后,再学习“晶”,体现的也是具体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