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之巴甫洛夫

2022-03-25 13:58:1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之巴甫洛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孩看见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哭”教育心理学现象在我们日常生中无处无在。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是因经典条件反射方面的工作而闻名的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不寻常的求知欲,他称之为“研究的本能”。

巴甫洛夫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必备考点之一,在考试中常以单选题出现,主要以理解为主。会考查到人物、理论、实验和观点的相互匹配,还常以例子的形式考查其观点。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结论:无条件反应:本能---如:尝梅流涎

条件反应:第一信号系统:(动物和人都有)物理性刺激---如:看梅生津、望而生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闻鸡起舞。

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有)以语言为中介---包括交通语言、符号语言、书面语言等。如:典故“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

一、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获得:从不会-会(狗+铃声--流口水)

消退:从会-不会(狗+铃声--不流口水)

2.刺激泛化与分化

泛化:分不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分得清(大铃声小铃声)

二、练习题

1.刚开始学习汉字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在”和“再”、“未”和“末”,按照条件反射有关理论,这属于( )。

A.消退 B.分化 C.泛化 D.获得

1.【答案】C。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题干中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区分:“在”和“再”、“未”和“末”,属于泛化,因此,此题选择C。

选项A,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简单来说,消退指的是从会到不会的过程。

选项B,分化是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选项D,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简单来说,获得指的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择C。

2.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无条件反射

2.【答案】B。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这个语言可以是口头语言、也可以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又可以分为:符号和文字“减速慢行”是一种交通符号。故选择B选项。

选项A,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

选项C,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选项D,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反射,也称为本能。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择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