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了解班杜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2021年7月28日):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
一、定义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的产生学习,这种学习即观察学习。
二、包括以下内容:
①注意过程:调节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第一,榜样行为的特性;第二,榜样的特征;第三,观察者的特点。
②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动作系统。
③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做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人不能再现这种行为。
④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
①选择适当的榜样行为并反复示范榜样行为。教师须明确意识到观察学习是大量存在的。因而,无论是课堂教学中的技能形成,还是德育工作中的社会规范学习,既要发挥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也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②给学生提供再现学习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③及时表扬良好行为,促进自我强化。教师要有意识的按照观察学习的过程来指导学生的观察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
④要重视榜样的作用,消除社会中不良的榜样行为。要充分发挥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教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时刻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以使学生获得内在的学习动力。
四、其他名词释义
替代性强化
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这样一来,对榜样行为的强化,通过学习者的观察、体验而可以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动机作用。这种代理强化和由此产生的动机作用,可以说是班杜拉“模仿”的机理。
自我效能论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影响其生活的事件能够施加控制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与人的行为动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影响着其对自己将来行为的期待。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他迄今在某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二是源于对他人活动效能的观察比较。
社会认知论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交互作用论
班杜拉认为,学习不但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要受到认知的调节和自我的调节。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坚持了多因素相互作用决定行为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