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我理解你为什么这样-移情

2022-02-23 17:54:0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我理解你为什么这样-移情”,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备考教师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案例中表达出:我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我相信你可以做成某些事情。这些背后体现了移情或是共情,所谓移情作为自我防御机制常等同于共情,指个体对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产生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比如“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

但是真正的移情是在心理咨询中经常用到的方法。

1.含义: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情人或是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情绪上的反应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总结】:咨询者把对某人、事、物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2.分类:正移情、负移情、反移情

①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反应,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对咨询师十分依恋、顺从,表现出对咨询师的无限信任,事事都愿意征求咨询师的意见。比如之前在电视剧《女心理师》中当产后抑郁症患者在和心理师贺顿倾诉现状表达自己内容痛苦后得到贺顿的开导,之后会非常信任贺顿,对于家庭态度的转变、工作的寻找都会征求咨询师的意见,最后积极拥抱生活,其中体现出正移情。

【总结】:咨询者把对某人、事、物的积极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②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和不配合等。比如《女心理师》中贺顿在第一次倾听遭受职场潜规则的求助者时,求助者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会排斥贺顿接触、把自己蜷缩起来不配合治疗。

【总结】:咨询者把对某人、事、物的消极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

正移情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建设作用,负移情在人际关系中具有阻碍作用。

③反移情:咨询师将自己本身的伤痛或未完成事情投射到来访者的身上。比如贺顿自身因为小时候弟弟落水,妈妈没有救起弟弟而是选择救她,自此留下内心伤痛,在遇到相类似经历亲人离世的来访者时会把自己的经历投射到来访者身上,从而影响来访者的治疗。

【总结对比】

移情:咨询者——咨询师

反移情:咨询师——咨询者

试题感知:【单项选择题】王老师经常借助人际之间相处不好学生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以便把握学生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请问这属于( )。

A.移情 B.共情 C.反移情 D.同情

答案:B。解析:共情是指个体对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产生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题干中王老师能够体验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学生感同身受体现了共情。

选项A,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情人或是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情绪上的反应过程。当选项中既有移情又有共情时,我们区分两种情况。移情多用于心理咨询中,来访者转移情感至咨询师身上,而共情强调咨询师能够和来访者感同身受。

选项C,反移情是指咨询师将自己本身的伤痛或未完成事情投射到来访者的身上。和题干无关,排除。选项D为干扰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