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常见考点之建构主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需要大家以全题型备考,主客观都会有所涉及。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1.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具体体现在: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简单说就是知识因时而变,比如以前我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这种观点,现在我们又认识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这就证明了没有绝对的真理。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知识因境而变,比如在中国司机都是坐在左边,但是到了国外,司机就改为坐到右边了,同样是交通规则,换了一个地区可能就行不通了,所以知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也就是知识因人而变,比如,我说999,有的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迪奥口红,有的人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是感冒灵,有的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皮炎平,所以,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也导致每个人对于知识的理解不一样。
2.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的、独特性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3.学习观
(1)学习的四大要素
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生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会话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由此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成为了学习的四大要素。
(2)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因此,要促进学社合作学习,在互帮互助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③学习的情境性。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景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工具、活动程序等,形成相应的知识。因此要鼓励学生探究学习。
二、练习
1.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经验背景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持这种观点的是( )。
A.联结学习理论
B.认知学习理论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
【答案】C。
2.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 )。
A.动态性
B.客观性
C.永恒性
D.普遍适应性
【答案】A。
3.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 )。
A.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B.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C.知识的灌输对象
D.知识的储存器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