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特征

2022-02-08 18:06:3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思维的特征”,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思维的特征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考察的次数相对较多。考试中主要以单选题和判断题的例子类试题进行考查。但同学们常常会将两者进行混淆,做题时也缺乏技巧和判定依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思维的特征,共同学习一下如何对两者进行区分。

一、理论知识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

(1)它能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

例如:早起看到雪,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看到雪,推断出雪是昨天晚上下的。下雪时自己没有看到,但从眼前的景象可以推断出来,这就是间接的反映。

(2)思维不仅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借助于媒介加以反映,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到的客观事物借助于媒介进行反映。

例如: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并不是能用显微镜看到的,而且以后也很难有能够直接看到原子核内部结构的仪器。人们是通过实验的证明认识到原子核内部结构的。

(3)人通过思维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物做出预见。

例如:气象台能够根据气象资料,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手段,推算出近期的天气变化,做出天气预报。

2.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例如,借助思维,我们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把枣树、杨树等依据其有根、木质茎、叶等共性归在一起,叫做“树”;还可以把树、草、花、青苔等归成一类,称它们为“植物”。

(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例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

二、知识辨析

  间接性 概括性
联系 概括性是间接性的前提和基础
区别 强调推断 强调归纳总结

三、牛刀小试

【单选题】早上醒来看到地上湿漉漉的,就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这反映的是思维的( )。

A.概括性 B.灵活性 C.间接性 D.直觉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特点。

A选项,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B选项,思维的灵活性属于思维的品质,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

C选项,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总是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题干中,早上醒来看到地上湿漉漉的,就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即通过地面潮湿这一中介事物推测出昨晚下过雨,这体现的正是思维的间接性。故C项说法正确。

D选项,直觉性属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之一,是指对事物的识别、判断,它不是以规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做出的,而是瞬间做出的。此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择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