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区别

2022-02-08 18:05:4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态度与品德的区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生活中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态度和品德都是需要考虑的,那我们怎么对某人态度和品德进行评判呢?当然,我们需要了解二者之间的实质及区别。而这一知识点在教师考试过程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会区分态度和品德。

一、态度的实质

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团结友爱、兢兢业业……以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态度给予的定义是: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愿;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二、品德的实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去评判某某道德高尚,具有良好品德,例如“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感动中国人物”等等称号。在评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品德与道德不是一回事。什么时候选择用品德,什么时候用道德呢?在心理学中,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态度与品德的区别

态度与品德常常在一起谈论,其二者之间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实质上看,二者都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不同: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而在指向道德规范时,显示出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称为品德。

2.二者在价值上内化的程度不同。布鲁姆等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将各种价值观念组织成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使之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只有当价值观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态度时,才能被称之为品德。也就是说,品德在价值的内化程度上,比态度要深。

1.下列属于态度与品德区别的有( )。

A.两者实质不同

B.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C.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D.结构不同

1.【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区别。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2)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3)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一方面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4)道德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B、C两项正确。

A项:态度的实质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品德的实质品德是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因此,态度和品德都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实质是一样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态度和品德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方面因素构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C。

2.下列关于态度与品德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

B.态度所涉及的范围比品德大

C.品德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条件

D.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的关系。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态度与品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体现在涉及的范围和价值的内化程度两个方面。其中,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指的是态度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在指向道德规范时显现出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称为品德。B项正确。

A项:从实质上看,态度和品德都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态度和品德都比较稳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态度和品德在价值上内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态度按从低到高的水平可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这些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只有当价值观经过组织且已成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态度时,才能称之为品德。因此,态度是品德形成和改变的条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态度和品德从实质上看都是一种后天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两者的结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