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与苏格拉底关于“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异同”,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考点,也是考生的易错点和易混淆点。在考试中经常以单选、多选和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考试过程中,一般考查代表人物与其相关的思想之间的对应。今天我们一起来比较、区分,看看关于“启发式教学”思想孔子与苏格拉底有何异同。
一、知识详解
(一)苏格拉底法
又称“产婆术”“问答法”,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当中,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的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二)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此句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换句话来讲,也就是在教学活动展开前一定要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该让学生再次思考,以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启发式教学 | |||
|
孔子 | 苏格拉底 | |
不同点 | 地位 | 不仅是中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 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
提问方式 | 更加强调学生本人对知识的思考,他不会穷追不舍的提问,只是点到为止,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学生的学与思,得出结论。 | 只是单纯的提问,用一系列的问题使对方无言以对,从而推导出结论。 | |
教育顺序 | 一般到特殊 | 特殊到一般 | |
教育目的 | 温故知新 | 探索新知 | |
相同点 | 启发目的 | 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思考,白己推理出答案,反对灌输知识,直接把既定的答案告诉学生。 | |
启发内容 | 主要内容集中于伦理:孔子与苏格拉底都是注重道德的人,他们探讨的问题往往是没有终极答案而乂值得人们去思考哲学类问题和道德类问题。 | ||
启发形式 | 采用互动式交谈:不论是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是孔子的启发式,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一系列对话,教师在对话中去启发学生,交谈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启示。 |
二、练一练
1.(单选)启发性教学原则中,“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里,这一著名的教育要求是由大教育家( )提出来的。
A.苏格拉底 B.孔子 C.王夫之 D.孟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故B选项正确。
AC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单选)苏格拉底创立产婆术开展教学,这体现了( )。
A.因材施教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此B项正确。
选项A,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如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选项C,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选项D,直观性原则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选项ACD不符合题干,故本题答案为选项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