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2-11-24 19:51:5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3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孔子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孔子一生当官备受猜疑,于是游历60年投身于教育事业,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他在教学中表达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都被弟子记载在《论语》中,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地位

孔子:世界启发式教育第一人,中国启发式教育第一人,圣人,万世师表(民国时期万世师表:陶行知被宋庆龄称为万世师表)。其思想主要记录在《论语》一书中。

(二)人性论

1.“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①习染,环境(教育);②反映了教育的个体功能,说明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他还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这样才使知识的掌握和道德的修养不至于停顿、倒退,这个全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要到进入坟墓才算结束。

2.性三品

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的就是中人这部分,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因此,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方面。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庶(庶民)、富(富裕)、教,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三个条件:首先是“庶”,即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其次是“富”,即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的问题,如衣食住行;最后是“教”,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①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②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其中庶、富是教育的先决条件。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相互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四)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官学以贵族身份为入学受教的重要条件,以此保证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丘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教育目的及教育内容

1.教育目的孔丘继承西周“敬德保民”的思想,主张采用德政。孔丘提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育人才的路线,可简括称之为“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此话虽为子夏所述,但确实代表了孔丘的教育观点。

2.教学内容

孔丘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用“六艺”名称,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关于孔丘私学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的文献材料产生不同的提法。《论语·述而》所载有学生介绍说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

(六)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

1.学思行结合

2.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助产术”早几十年。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因材施教

孔丘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彻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取得了成效。他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