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总结之“孟子”VS “荀子”

2022-09-15 14:34:1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总结之“孟子”VS “荀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考情先知

在各省教师招聘及特岗考试考试中,教育学中的“孟子”和 “荀子”是考生在做题过程中易混淆的考点。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客观题,即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在考试中,需考生正确区分孟子和荀子的人物地位及主要教育思想等,现在就该考点进行梳理总结。

二、考点梳理

(一)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亚圣”、思孟学派)

1.合成/连用“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人性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内发论)

3.教育作用: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

4.教育目的:“明人伦”;

5.政治主张:宣扬“王道”,批判“霸道”;

6.教学观点:

(1)“深造自得”(“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学科专业知识);

(2)“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4)重“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内发论:“万物皆备于心”,“人的心中自有浩然之气”;

8.陶冶教育法:“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9.环境陶冶:“孟母三迁”的故事;

10.自我修养法(内省):主张“自反”“自强”;

11.注重以身立教,提出了“教者必以正”。

(二)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

1.对教育的界定:《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人性论:性恶论;

3.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4.学习过程:闻见知行;

(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直观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

5.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外铄论);

6.学与思的关系:重“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

7.艺术浸染:“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8.自我修养法(内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