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2022-05-19 17:26:1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学记》中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学记》在特岗考试中以单选题形式考查,考查难度较低。要求我们掌握其地位及教学原则。

一、地位

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誉为“教育学的雏形”。

二、教学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引导学生却不要硬牵着他们的鼻子走,对学生严格要求,却不要压抑其个性与需求,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但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

2.君子之教,喻也。

高明的老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

(二)循序渐进原则

1.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

年轻的学生只听知识而不问问题,因为学习不能超过已有的次序。

2.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杂乱的进行教育而不按学生本身的顺序进行教育,如果教坏了就修正不过来了。

3.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必须考虑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即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方法。

(三)教学相长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师学习之后就能了解不足之处,教学之后就能知道有困惑的地方。知道不足就能自我反省,知道还有困惑就能自我提高。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教学相长。

(四)长善救失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生有四种过失,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知道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人错在贪多,有的人错在求少,有的人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错在半途而废。这四种学生,学习心理都是不同的。知道他们的心理的不同才能去对其进行补救。教育的作用,就是使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五)预防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

指当学生的坏思想、坏毛病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六)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七)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师友之间的切磋琢磨,互相取长补短,在集体的研讨、争鸣、竞争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

(八)可接受原则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如果教师开导了学生还是不懂,暂时放弃开导,也是可以的。

(九)课内外相结合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系。既要有计划性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张弛有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十)尊师重道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当他作为君主的老师时,则不以臣子相待。

(十一)讨论法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如果学习中缺乏相互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十二)复述策略

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学习不等于直接当上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这五类官职,但是五职之官如果不通过学习,那么他们便不能够胜任自己的职务。

(十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君子想要感化民心,改变风俗,就一定要重视教育。

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的君王想要建立国家、管理统治人民,一切要以教学为首要地位。

题目练习:

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

A.《学记》 B.《雄辩术原理》 C.《大学》 D.《春秋》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专著。选项A,《学记》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选项B,《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选项C,《大学》是古代“四书”的内容之一。选项D,《春秋》是古代“五经”的内容之一。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