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程朱学派”之朱熹

2022-05-19 17:24:3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程朱学派”之朱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观点是教师招聘考试的核心考点,大多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涉及人物和观点较多,容易混淆,而且朱熹的观点也开始频繁的出现在题目中,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地掌握他的观点,接下来将对朱熹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在考试中顺利解决与朱熹相关的题目。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为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与“二程”(程颢、程颐)合称“程朱学派”,元、明、清三朝,程朱理学一直是官方推崇的统治学说。朱熹的教育思想也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思想的最高成就。其内容涉及教育目的、作用、教育阶段划分、教学阶段、读书方法等内容。

1.教育目的

“明人伦”:体认天理,穷尽天理

2.教育作用(任务)

朱熹从人性论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作用(任务)。

其人性论为:天命之性:完璧无瑕,十分完美

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

善的部分是天理,恶的部分是人欲,因此,教育的作用(任务)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最终方能“明人伦”。

3.教育阶段和教育内容

朱熹将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对两个阶段的年龄、任务、内容做了阐述,

小学:8岁入学;重在“学其事”;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训练。

大学:15岁入学;重在“明其理”;学习《四书》和《五经》,《四书》是基本读物。

因此,小学的任务是知其然,而大学的任务是知其所以然。

4.教学阶段

朱熹将学、问、思、辨、行划分为知和行两个阶段,学、问、思、辨为知的阶段,即为“穷理”过程,行是行的阶段,即为将封建道德践行的过程。具体教育方法为: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

5.读书方法

朱熹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进行整理,编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分别为:

(1)循序渐进。即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2)熟读精思。即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

(3)虚心涵泳。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

(4)切己体察。即读书的时候要联系自我,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即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朱熹将读书比做“撑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

(6)居敬持志。即学习要“居敬”,就是要保持对知识的敬畏。持志,就是要有坚定的志向。

此六条从次序、深度、思考、勤奋、专心、志向等方面指出了读书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今天的归纳,相信大家一定掌握了这些观点,一起做题检测一下吧!

【例题】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也被称为儒学的集大成者,下列关于朱熹的教育思想表述有误的是( )。

A.朱熹把教育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不同阶段教授内容的重点不同

B.朱熹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存天理、灭人欲”

C.朱熹提倡的教学方法是“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制、贵于改过”

D.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明清时期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是南宋理学家,也被称为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的:明人伦;(2)教育阶段: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事”;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3)教育任务:存天理,灭人欲;(4)教育方法: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5)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C选项中,“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省察克治、贵于改过”是王守仁提倡的教育方法。因此,C项表示错误,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为朱熹的教育思想,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