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理论难理解的人物之儒家代表”,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儒家学派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大显学之一,在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招考试中也是重点备考理论之一,常以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人物-思想的对应。在考试中对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教育思想知识的考查常常易混淆,不容易理解,因此大家在备考知识时需要将碎片知识进行整合。
二、人物简介
儒家学派在教招类考试中常考的人物有以下三人:
孔子——至圣、万世师表、百家争鸣之先驱。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为儒家始祖。
孟子——亚圣、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荀子——总结了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三、思想对比
通过下面表格的区分对比,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人物观点 | 人性论 | 教育作用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
孔子 | “性相近、习相远” | ①社会功能:庶、富、教 ②个体功能:人性论 | 学而优则仕 |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 教育方针:有教无类 ①启发诱导②因材施教③温故知新④学思行结合 |
孟子 | 性善论 | 扩充善性 | 明人伦 | 道德教育 | ①盈科而进 ②教亦多术 |
荀子 | 性恶论 | 化性起伪 | 培养大儒 | 儒家经典 | ①闻见②知③行 |
四、题目练习
1.【单项选择题】我国先秦时期,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先秦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弟子为他编撰的《论语》中,其中“有教无类”体现全面教育的思想主张;“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题干中的描述属于孔子的思想,因此本题选A。
2.【单项选择题】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 )。
A.老子
B.荀子
C.孔子
D.奥苏贝尔
2.【答案】B。解析:荀子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行动的过程,即闻—见—知—行。“不问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