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新课改中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与观点作为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该部分知识通常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以及辨析题的方式进行考查,因此需要大家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识记,更要对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重点理解。
建构主义的不同研究者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过在知识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三方面存在较多共性。下面将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一)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认为知识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强调知识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
在客观主义看来,世界上的知识是确定的,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的反映,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知识,进而掌握世界运行的规则,对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有清晰、明确的认识。也正是因为知识具有客观性,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知识才可以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代际之间进行传递。
建构主义则与客观主义的观点相对立。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人类的客观存在,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假设与解释,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知识可能随时被重新定义或重建,人类当前所依赖的知识,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刺激在人的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在这个建立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原本经验的影响。因此,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存在不同的解释,知识便不再客观、唯一。
(二)学习观
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会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帮助新知识的理解,在这一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表现出三大特征:
1.主动建构性
面对外界的新知识,学习者首先需要主动激活自身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对新知识进行加工、转换和处理,从而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肯定是积极、主动进行的。
2.社会互动性
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文化的参与,知识的习得离不开其他社会成员的支持与帮助。不同的社会成员共同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对学习过程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的收获,这对知识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3.情境性
传统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接触的知识是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抽象出来的,因此可以脱离社会情境进行学习。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依赖于特定情境而非仅仅是抽象的语言符号,只有通过实际情境才能被人真正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再是学习者的被动接受,而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因此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生长”,从而实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正是基于以上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自主、合作和探究而非机械、灌输和接受;老师的教学也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练习题】
1.( )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具有生成性,学习过程不能忽视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经验,要重视学习情境的合理创设。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一般学习理论的内容。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知识具有动态性,并非一成不变;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主动与自身已有知识经验结合,因此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呈现情境,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的“生长”。故本题选择C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