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原则(上)

2022-04-23 21:32:0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原则(上)”,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教学原则是教招教育学部分的常考点,从历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情来看,主要结合一些教育实例或者俗语来进行考查,以客观题为主,论述和案例分析也会涉及,因此需要各位考生认真备考,现在,我们先来学习前4个高频原则。

二、知识解析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即教师要兼顾知识和品德的教育,例如:数学老师在讲解圆周率时,讲述了祖冲之的成长过程及其与圆周率的故事。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3)俗语补充

①文以载道;

②教书育人;

③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知识,如:张老师在教学“燥”和“躁”时告诉学生“急躁必跺脚,干燥必上火”来帮助理解;二是指要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如:数学课上学习完分数后,老师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来分蛋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俗语补充:

①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王充:施用累能。

3.直观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实物直观如:实物、实验、参观等。模象参观如:图片、视频、模型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俗语补充

①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②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③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知识,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4.启发性教学原则

(1)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3)俗语:

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③第斯多惠:“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三、题目练习

1.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D选项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题干中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即通过感官获得丰富的表象,形成感性认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