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我们是怎样思考的?

2022-04-07 18:37:4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我们是怎样思考的?”,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育学中“思维的类型”这一部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主要以客观题考查为主,重在区分各思维的类型。主要以几种形式进行考查:1.概念性的考查,这就需要同学熟悉各种思维的概念,牢记关键词,做到再认;2.理解性考查,给出具体事例,判断是哪一种思维。

下面就和李老师一同来进行学习吧!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例如成人在修车时,需要一边动手修理,一边思考。

(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例如儿童在计算“2+3=5”时,头脑中出现“两个苹果加上三个苹果等于五个苹果”的表象。

(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例如我们在进行数学推理从“A>B,B>C”的关系推出“A>C”时,所用的就是抽象逻辑思维。

【明察秋毫】这一部分既要分清类型,同时也要注意思维发生和发展的次序也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例如我们常说的“灵感”、“第六感”等。

(2)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如福尔摩斯进行推理断案。

【明察秋毫】直觉思维一般“不假思索”,而分析思维一般“层层推理”。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以下几种:

(1)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如最佳答案、最有计划。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如一题多解、一物多用。

【易错提示】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强调去罗马可以通过不同的道路,形容的思路想各种可能的方向发展,应表示发散思维。这一部分有很多同学容易出现错误,值得注意哦。

4.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常规思维:也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门被锁上后第一时间会去找钥匙开门。

(2)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如科学家的科技发明。

【牛刀小试】

单选题:

1.通过续编不同的故事结局,“一题多解”、“一题多写”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1.【答案】D。解析: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聚合思维也称为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一题一解属于聚合思维。因此选D。

2.思维发生和发展的次序是( )。

A.动作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

B.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动作思维-逻辑思维

D.动作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发展顺序的知识点。人的思维发生和发展的次序依次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 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结合题干A、B、C三项顺序有误,故排除。因此本题选D。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