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自我意识的发展”,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考查。比如:单选题给一个例子,考查属于自我意识的哪一种成分或者考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第二个飞跃期是什么;多选题考查自我意识包括什么成分或者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是哪几个。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1.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比如: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在自我体验中,自尊和自信是最重要的成分。自尊、自信的程度也会影响个体自我调节的方向和力度。比如:我这个人怎么样?
3.自我监控。即属于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等。
由上所述,自我意识的结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者有机统一,构成了个性心理面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认识,使人明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自我体验,可以解决“我这个人怎样”?“我是否接受自己?”;通过自我调节,特别是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可以最终解决“我应当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原始形态。它始于儿童1周岁,到3周岁左右基本成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
2岁以后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掌握了物主代词“我的”和人称代词“我”。他们能够用“我”字(概念)来代替自己的名字以指称他自己,把自己同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他物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自己当作不同于他人与他物的“我”,标志着真正的自我意识的出现。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发展到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儿童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判断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从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性。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表现为:(1)独立意向日趋强烈;(2)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两部分;(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6)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牛刀小试】
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我信任 C.自我体验 D.自我调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自我调控的理解。自我调控是指个体控制和指导自己行动的方式。自我调控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进行监察、评价、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题干中的学生即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监察、评价,进而控制和调节自身的学习行为,因而这种行为属于自我调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选项A,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选项B,自我信任是指相信自己,为干扰选项。
选项C,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D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化发展与教育-自我意识的发展
以上为自我意识的发展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