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印象形成效应

2022-04-06 20:25:3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印象形成效应”,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印象形成效应在历年特岗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进行考查,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理解型的单选题。以下是对这一知识的梳理:

(一)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比如提起知识分子总觉得是文质彬彬、白面书生,老年人总是稳重而保守,年轻人总是创新而冒失等。

(二)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分为正的晕轮效应,如: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白遮百丑;负的晕轮效应,如:厌恶和尚,恨及袈裟。

(三)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比如第一次遇见一个人,他的表情、服饰、年龄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日后对其的判断和评价。

(四)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例如某人平时一直都勤勤恳恳,遵守纪律,但就是最近有一次严重违反学校规定,就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现在社会上很多青少年"追星族"就是典型的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如某个明星歌唱得好或戏演得好,就认为其一切都好,完美无缺,成为自己的偶像,这就是在明星的某个光环笼罩下,其缺点就被忽视了。

知识对比:

(1)刻板印象:对群体的以偏概全,常常是由群体推及个体。

(2)晕轮效应:对个体的以偏概全,常常由个体的某一特征推及其他的特征,主体不变。

牛刀小试

物理老师认为,小明的数学成绩好,他的物理成绩也一定好,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和赞许小明。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印象形成效应。

选项A,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选项B,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

选项C,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选项D,首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题干中是对小明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推及到其他成绩,因此选择晕轮效应。综上所述,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选项。

【难度系数】★

【知识点】心理学-社会心理与行为-印象形成-印象形成效应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