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新课改的背景
1.新课改的含义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即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2.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1)20世纪60年代初,布鲁纳首先提出课程改革。1999年,我国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
(3)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基本方向的确立。
二、新课改的目标
1.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新课程目标的特点
(1)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3)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3.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之上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也要在情感维度让学生获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提升。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改革理念
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而新课改发展的终极追求则是走向全人教育。
2.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创新教育理论。
(3)个性教育理论。
(4)主体教育理论。
(5)多元智力理论。
(6)现代教育思潮。
四、课程理念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例题】我国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 )。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D.推进教育民主
【中公教育解析】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2)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4)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A项正确。
B、C、D三项均属于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内容,但不是核心理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