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2022-03-25 16:21:0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对近代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经历了一系列过程。

一、萌芽阶段: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效法自然”

自然主义思想萌芽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效法自然”,采用向自然模仿的方法,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自然哲学基础之上。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灵魂。他认为,合理的教育应该遵循人的自然行程。这是西方最早的自然主义教育儿童观。

二、形成阶段: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心理学化

1.夸美纽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奠基者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入到客观化自然教育思想的阶段。夸美纽斯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他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发展原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客观大自然,另一层是要考虑儿童年龄和性格特点,顺应儿童的天性。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深化了对自然教育内涵的认识,使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初具理论色彩。

2.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里程碑

无论夸美纽斯还是亚里士多德,“自然”一词主要指客观的大自然,而接下来卢梭的自然教育内涵更为丰富了。除客观自然界以外,卢梭将视角转向人类本身,认为应该把儿童当儿童看,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卢梭强调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一种自然的法则,特别重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主张要让儿童的天性顺着自然的道路健康发展。

3.裴斯泰洛齐-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创新

19世纪,心理学化自然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贝尔和斯宾塞等人进一步发展了儿童观,使儿童观走向科学化。裴斯泰洛齐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的主张。探索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与人性规律相符合的教育方法。主张研究儿童的天性和心理,认为教育应该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三、发展阶段: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杜威批判旧的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强调儿童个人的发展和生长,把儿童置于教育的中心地位,提倡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比如,杜威强调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提出只有“行动”,只有在做中学才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把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杜威论述了他的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长”,把心理看作“是一个生长的过程而不是固定的东西。”揭示了一种新的儿童观。

以下给大家整理了一下比较常见的人物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观点:

(1)亚里士多德:西方历史上首次论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2)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并将其作为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原则

(3)康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4)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为自然教育。

(5)裴斯泰洛齐:他认为,教育一方面要遵循儿童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又要通过教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6)福禄贝尔:他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另一方面是指儿童的天性,即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7)第斯多惠: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他认为,遵循自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追求的最高理想和境界。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

(8)杜威:他将自然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为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了新教育的三中心理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