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斯人已去,思想永存之陶行知”,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因为支持“知行合一”,所以改名为陶知行,而后又发觉应行在知之先,又改名为陶行知。说起陶行知的一生,为之赞叹,是奉献,是伟大,是光辉。他一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那万世师表的高大形象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
一、美誉
陶行知一生为中国教育革命事业为之奋斗,终因操劳过度,不幸去世。故得此美誉。
练习一:
被毛泽东赞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并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名言的人是( )。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陈鹤琴 D.陶行知
【答案】D。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A项,蔡元培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教育、教育独立思想,并进行了北大改革实践。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陈鹤琴被称为中国幼教之父,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鼓楼幼稚园,提出了“活教育”思想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练习二: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 )被称为“万世师表”。
A.蔡元培 B.胡适 C.陶行知 D.梁启超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A项,蔡元培是中国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他提出“五育”并举,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B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二)核心思想
陶行知的核心思想即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曾在一次演讲会上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个跟斗,提出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不过是从生活中捡几根树枝搬到教育的笼子中去,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点缀,他却要将生活与教育连在一起,应该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于是推演出四条结论:
1.是生活便是教育。
2.是好生活便是好教育,是坏生活便是坏教育。
3.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
4.所谓之教育,未必是生活,即未必是教育。
总结而言,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更好的美好生活而教育,教育只有真正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练习一:“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内容。
A项,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B项,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思想。
D项,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教育学著作。
故正确答案为C。
练习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蕴含了( )。
A.教育即生活 B.对生活的理解
C.对生活内涵和本质的理解 D.对生活的解释
【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的理解。“生活即教育”不是要把生活与教育等同起来,二者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蕴含了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也包含了对生活内涵和本质的理解。B、C、D三项正确。
A项:杜威站在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他指出教育有三个要点:儿童生活、学校与教材、社会。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