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课程理论流派之“学生中心”

2022-03-16 16:54:1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课程理论流派之“学生中心””,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上一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知识中心为主的理论中每一个理论流派的提出背景以及各理论流派之间的联系。但是,光了解知识中心还不够哟,还有学生中心、社会中心以及后现代主义呢。按照顺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学生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看看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考情分析

学生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这一知识点在考试过程中主要以单选、多选和判断题这样的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对于这类认识较为浅薄的知识点就需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对其所涉及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较为系统化的认知。

二、宏观概览

课程理论流派主要分为四个流派,分别为“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以及“后现代主义”,其中前三个中心就包含了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根据这三大因素不难理解为什么课程理论流派分为这几个部分。上一节课,我们说了第一个流派——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看第二个流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流派主要包括杜威的经验主义和奈勒的存在主义,其中需要我们重点掌握的是杜威的经验主义。既然两个主义都属于学生中心,就说明它们的核心观点都认为教育应该重“学生/儿童”。为什么会有这个共同点,这和这两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脱不了关系。

三、思想概览

(一)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创始人是我们在第一章教育学的创立阶段就已经耳熟能详的人物——杜威。我们说过,只要是同一位人物的思想,他的核心观点一定是相通的。所以其实我们只要理解了前面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就不难理解他的课程理论思想。

杜威出生于19世纪中期,也就是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前一两年。南北战争开始于1861年,而杜威出生于1859年,如此相近的时间,说明南北战争对于杜威的思想观点是有极大影响的。众所周知,一场战争结束后,等待着我们的除了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外,更有着百废待兴的起点。所以铁路、商业、城市等的重建都是当时所面临的问题,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教育,都需要为这些服务,所以衍生出杜威的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思想。

各种重建都需要人们的直接经验,所以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是以直接经验主义为基础。而直接经验是我们去亲身体会和经历之后获得的,杜威认为学习亦是如此,学生只有自己去做了之后才会获得相应的直接经验,所以提出了“从做中学”。既然要学生自己去做,那我们的教育教学肯定得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应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发展顺序,才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展现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既然如此,在学校教育中能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就应该侧重于活动性和经验性课程,也就是“杜威学校”中提出的课程,比如园艺、烹饪、缝纫、绘画等。而这些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将教育与学生和生活相联系。

(二)存在主义

虽然存在主义与经验主义都是以学生和儿童为中心,但是存在主义的出现晚了经验主义半个世纪。存在主义流行于20世纪中期,而经验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上半叶。

以学生为中心的存在主义,顾名思义存在主义把人的存在作为其基础和出发点。它的创始人是克尔凯郭尔,主要代表人物是奈勒和萨特。其中萨特所说的“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极其能表明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既然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说明存在主义所强调的“人的存在”主要是指人主观意识的存在,所以每个人的发展都是自己自由选择和成长起来的。而教育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人“自我生成”和“自我创造”。既然是帮助每一个人的自我生成,那集体教育的目的并非是面对全体学生,而是为了教育个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得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之外,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也需要选择一些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生成的内容,那哪些内容更能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呢?很明显,自然科学是没有办法的。而人文学科在这方面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啦,比如说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

(三)知识汇总

理论名称 经验主义 存在主义
时间 流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流行于20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 杜威、克伯屈 奈勒、萨特
教育目的 获取“直接经验” 实现人的“自我生成”
教育内容 活动课程(园艺、烹饪、缝纫等) 人文学科(哲学、文学等)
教育方法 从做中学 个别教育

四、巩固新知

1.【单选】经验主义课程认为( )。

A.课程应该有益于促进人的尊严和潜能的发展

B.课程应该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加以组织

C.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是应该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D.课程标准应该体现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即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即课程组织应该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课程应该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加以组织。B选项说法正确。

A选项:这是儿童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这是社会中心课程论的观点,主要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这是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单选】下列关于存在主义课程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代表人物是弗莱雷

B.主张课程以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C.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D.强调教材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手段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存在主义课程理论。存在主义课程理论认为:①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②教材是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手段;③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B、C、D三项均属于存在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A选项:存在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为奈勒。弗莱雷为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说法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综上所述,本题为选非题,BCD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