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原则如何分”,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我们都会发现在教育学中教学这部分的知识点考查较多,尤其是教学原则这一部分,考官们“百考不厌”,在常规的考试中教学原则会考查到与规律的对应、概念反选、俗语反选以及例子反选等。在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教学原则中直观性教学原则与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都遵循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所以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者的混淆。那今天我们来区分一下它们吧!
1.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常见的俗语有:
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②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
典型示例:
①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中,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蛋糕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
②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如何区别“买”和“卖”两个字时,告诉他们少了就“买”,多了就“卖”,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
2.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的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三种:实物直观(标本、化石、做实验、参观等)、模象直观(图片、视频、PPT、模型等)、言语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
常见俗语有:
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荀子
②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
③人头脑中的一切,没有不源于感觉的-夸美纽斯
④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乌申斯基
典型示例:
①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我们从地球出发去太阳的话,若乘火箭得3年时间,坐超音速飞机需要15年,坐火车需要85年,步行的话 至少也得需要3500年。(语言直观)
②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奶”字时,亲切地对学生说:“看,左边是女字旁,右边像个驼背的人,这就是奶奶的‘奶’字,奶奶年纪大了,走路时背弯弯的,还要拄个拐棍。”(语言直观)
最后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分我们也通过一个表格来给大家呈现:
理论联系实际 | 直观性 | |
规律 | 间接性规律 | |
关键词 | 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学以致用) |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掌握知识) |
解决问题 | 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的问题 | 教学中词、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问题 |
例子反选题 | 生活实例 | 表象 |
字形区分题 | 结合实例区分相似字 | 语言描绘象形字 |
俗语反选题 | “行” | “见”、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