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万世师表_孔子

2022-03-04 16:20:2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之万世师表_孔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万世师表”是对至圣先师孔子的尊称,因此,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人物,孔子的思想也是教招考试中常见的内容,通常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出现。那么,教育学中到底哪些地方出现了“孔子”,在这里我们就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同学。

一、教育学萌芽阶段: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及著作

1.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教育思想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

2.相关著作:

整理编写:《诗》《书》《礼》《乐》《易》《春秋》

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论语》

3.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培养君子、贤人。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该思想体现了普及教育的思想,但不等于真正的教育公平,比如孔子所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正体现了这一点。

教育内容: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文化、言行、忠诚、诚信是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

教学原则:

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因材施教原则:孔子实践,由朱熹进行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教学过程:主张学、思、行结合,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于行”。

4.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二、德育原则

1.疏导性原则:孔子善于诱导,他的学生颜回对此做了极高的评价,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的诱导能充分调动学生求仁和向善的积极性。

2.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言而过其行”是可耻的。

3.因材施教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孔子能够用精练的语言相当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点,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正因为如此,他的教育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个性特点,正所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三、德育方法

1.陶冶教育法:这是指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从而使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心灵得到净化的一种方法。孔子认为,“诗可以兴”。

2.自我修养法:包括立志、反思、座右铭、慎独。其中立志是指这是指立定人生志向,树立远大理想,使之成为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很重视学生立志。如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是把立志作为起点,是一种自我修养法。其中反思是指包括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等。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都强调反思的重要性。孔子提倡君子要“内自省”“内自讼”。

四、标准测试

1.【单选】下列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的是( )

A.性相近,习相远

B.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C.有教无类

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及其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B项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因此,B项符合题干要求,当选。A、C、D三项:均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

A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 “学而优则仕”

D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关于教育对象,孔丘提出了有教无类,就是说,他创办的儒家私学,在招生问题上是不分地区,不按族类、不论地位的。关于这一点,首先从他规定的招生条件中看得很清楚。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能带点入学见面礼,即缴纳十条干肉的学费,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D项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