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多角度谈教育的概念”,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什么是教育?学习教育学,必须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一问题。“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对于教育的理解;“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教育的理解。对于教育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又会从哪些角度考查教育的概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社会角度看教育,即按照教育的层次,主要分为广义、狭义和更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又称为教育的三合力。狭义的教育,主要的指的是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更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德育。
从个体角度看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过程,即自我教育。但是,一直以来,当说到教育,我们通常理解为别人对我们进行教育。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教育根深蒂固的误识是:教育就是他人教育。所以,在理解教育的概念时,应明确,教育即包括他人教育,又包括自我教育。
兼顾个体和社会来理解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促进”指明了教育具有动力性,比如,不良少年教儿童学会了偷盗,这就不是教育,不符合动力性。“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指明了教育是一个耦合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个体社会化”,会导致机械、灌输、填鸭式教育,如果只强调“社会个性化”,会导致学习者随心所欲地学习。所以要兼顾两者来谈教育。“实践活动”指明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偶然发生的、先天本能不学而会的行为,都不属于教育。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观点去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属于教育现象。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提到“教育”一词,这就涉及到了教育一词的日常用法。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如“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教育作为一种方法,如“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教育作为一个过程,如“在这部电影中,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也对教育的定义进行了阐述。将教育分为了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就是定义者自己创制的定义,不管其他人所用的“教育”一词是什么意思,我所用的“教育”一词就是这个意思。描述性定义指的是适当地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此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及知识和语言水平,回答的是“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需要明确,在谈及教育概念时,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清晰明确“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也能够更好地从不同角度备考这一知识点。
小试牛刀
1.教育二字分开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析的是( )。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2.下列表述中,将教育视作一种过程的是( )。
A.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D.我今天听了一场关于愉快教育的学术报告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词源。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教育二字分开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故答案为A。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日常用法。
A.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将教育视作一种制度;B.我从这个报告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将教育视作一种过程;C.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将教育视作一种方法。故B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