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想象的分类这一知识点是安徽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备考,题型以单选题为主,单选题进行考察时主要有识记类和理解类两种方式考察,识记类考察想象的分类概念的反选,理解类考察例子反选。因此,需要考生掌握并理解想象的种类。
二、知识点讲解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例如:①我们看到白云不自觉想象成棉花糖;②夜晚我们睡觉做梦也是一种无目的、无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而产生的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一般以语言或者图片等作为想象的中介。
例如:①工程师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顾客根据装修设计草图想象出新家的样子;②学习《桃花源记》时,根据文中描写的景象,在脑海中勾勒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一般是独一无二的,一般发明创造、写小说都是创造想象。
例如:①沈从文在《边城》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翠翠小女孩的形象;②卜劳恩在自己的漫画中成功的塑造了一对父子,刻画了普通民众的父子亲情。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当想象遵守客观现实时,这种想象叫理想。
例如:小明从小就立志未来要当一名警察,符合客观规律,未来有可能得到实现,这种想象叫做理想。
当人的想象违背客观现实时,这种想象是空想。
例如:小红看到鸟儿飞来飞去,于是也想长出一双翅膀,飞上天空,这种不符合客观规律没有办法得到实现的属于空想。
三、相关习题
1.当我们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浮现牛羊成群的景象,这是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当我们读到这句诗在头脑中浮现出牛羊成群的想象,是有目的、有意志努力所参与的,并且是根据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因此属于再造想象。故选B选项。
A项,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不符合题意;
C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D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跟题意无关。
2.阅读《水浒传》时,毛毛根据书中的描绘,想象出奸臣高俅的形象。毛毛的这种想象属于( )。A.再造想象 B.幻想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当我们阅读水浒传时在头脑中想象出奸臣高俅的形象,是根据文字描述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属于再造想象。故选A选项。
B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不符合题意;
C项,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不符合题意;
D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3.抬头仰望天空变幻莫测的浮云时,脑中就产生起伏的山峦、柔软的棉花、活动的羊群、嘶鸣的奔马等形象,属于( )。
A.再造想象 B.幻想 C.无意想象 D.创造想象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当我们抬头仰望浮云时,脑中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出各种形象,在产生的过程中不带有目的以及不带有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想象。故选C选项。
A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B项,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不符合题意。
D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