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认知的基础_感觉

2021-11-24 17:12:1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认知的基础_感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感受性指的是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衡量人的感受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各种认知活动产生的基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感觉是如何变化的。

感受性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和感觉的补偿及相互作用。感觉适应指的是一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所带来的感受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带来感受性的降低,也可能带来感受性的提高。在考场上经常考查的是视觉的适应,视觉的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暗适应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清,后来逐渐能看清,感受性是提高的,明适应从暗处到亮处,开始觉得光线刺眼,很快就觉得没那么刺眼了,感受性迅速降低,而不论是明适应还是暗适应,都是感受性在发生变化,并且是同一种感觉所发生的变化,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指的是多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带来的感受性变化,就像在黑板上看到的白粉笔的字更加清晰一样。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指多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而带来的感受性变化,继时对比指的是多个刺激先后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所带来的感受性变化,简而言之,同时对比没有时间差,继时对比存在时间差。比如:黑人脸黑显得牙白,就是同时对比,脸黑和牙白是同时呈现的刺激;先吃了药再吃糖块,觉得糖更加甜,糖和药是两个先后作用的刺激,就是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指的是刺激停止之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也叫感觉后像。比如盯着太阳看,闭上眼睛眼前留下一个圆圆的大光圈,这就是感觉后效,再比如我们看电影的时候能够把静止的电影画面看成连续的动作就是感觉后效产生的作用。根据刺激停止后保留的感觉现象的性质,将感觉后效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和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现象是正后像,和刺激性质相反的感觉现象是负后像,比如:盯着太阳看一段时间,闭上眼睛留下亮的光圈暗的背景,就是正后像;如果眼前留下暗的光圈亮的背景,就是负后像。

感觉的补偿作用指的是一种感觉丧失,可以由其他的感觉来弥补,比如:眼盲的人耳朵会变得敏锐,就是感觉的补偿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叫联觉,指的是一个刺激带来两种感觉,比如:甜甜的微笑,一个微笑带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刺激即为联觉。再比如,听到小刀刮竹片的声音觉得冷、沉重的脚步声等。

接下来,我们做两道题来练一练。

1.【单项选择题】在绘画中将颜色分为冷暖色调,蓝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这符合哪一感受性变化规律。(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效 D.联觉

【答案】D。解析:蓝色使人感觉寒冷清凉,红色使人感觉温暖热情,一种刺激带来视觉和肤觉两种感受,是联觉现象。感觉适应指的是一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所带来的的感受性的变化,感觉对比指的是多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带来的感受性变化,感觉后效指的是刺激停止之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故选D。

2.【判断题】马赫带现象反映的是感觉对比。( )。

【答案】√。解析:马赫带现象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是感觉对比所带来的,故此题正确。

以上就是关于感受性变化规律的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