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给想象插上翅膀

2021-04-19 16:18:2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给想象插上翅膀”,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各位正在准备教师招聘的小伙伴大家好!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遇到过想象类知识点的考查,这部分知识非常有意思,但是一定要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才可以哦。今天老师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点,希望今天的知识分享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回忆旧知

(一)想象的分类

1.无意想象VS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不随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产生。如:白日梦、走神。

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2.再造想象VS创造想象VS幻想

再造想象:有根据的想象,一般以读者身份出现。如:建筑工人根据图纸建造大楼、阅读小说出现画面。

创造想象: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一般以作者身份出现。如:发明家、诗人、设计师。

幻想: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3.理想VS空想

理想: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如:小明长大想当老师。

空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不能实现的想象。如:水变成油。

(二)想象的过程

想象的分析、综合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1.粘合

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

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2.夸张与强调

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3.拟人化

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拟人化也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段。

4.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普遍采用的方式。

二、奇思妙想

  判断依据 例子
粘合 两种元素组合(有新物种产生) 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
夸张与强调 部分特征特殊化 千手观音、大人国、小人国
拟人化 赋予人的特征(本身形象不变) 雷公电母
典型化 一类事物找典型   祥林嫂、孔乙己(常用于文学创作)

三、试题训练

1.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A.空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再造想象的理解。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一般以读者的身份出现。题干中是指在读诗篇的时候头脑中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属于再造想象。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A选项不符合题意。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C选项不符合题意。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D选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B选项说法正确。

2.儿童看到天上的白云一会儿说像棉花糖,一会儿说像小马,这些都属于创造想象。

A.正确 B.错误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想象的分类。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儿童看到天上的云像各种形状,符合无意想象的特征。综上所述,本题选B。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享,希望同学们在之后的复习中能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