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注意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注意的分类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主要是例子反选,举出一个例子让你判断其属于哪种注意。同时可能会考到多选题。接下来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梳理。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例如:你喜欢花,走在路上不由自觉地被花吸引。你并非有目的性的去看花,并且你看花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引起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影响,客观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刺激物的新异性,即新奇的事物更能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例如,走在大街上,你不由自主地被一个满头绿发的人吸引。正是绿发这一刺激物的新颖性吸引了你,引起了你的无意注意。 第二,物体的运动情况。即相对运动着的物体更能够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例如,大街上的霓虹灯,一闪一闪的更能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第三,刺激物的强度。即刺激物的强度越大,越能够引起无意注意。例如:一道闪电、一声巨响,因其强度大更能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第四,刺激物与背景间的差异。即差异越大越能引起无意注意。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这一点考察概率较高。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主要包括精神状态、需要、兴趣、主观期待等。即好的精神状态更能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越有兴趣与需要,越能引起无意注意。期望越高,越能引起无意注意。例如,老师正在讲课,突然教室的门被打开,这时失恋的一位同学并未注意到。这就表明无意注意受到本人精神状态的影响。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例如,老师将重点加粗标红,就体现了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相反老师衣服过于新颖可能使学生分心,这体现的就是注意的消极作用。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例如,初学文言文,对此不感兴趣,但为了考好付出巨大意志努力将自己的注意放在文言文的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目的依从性。任务目的越具体越明确,意图越强烈,有关对象或活动越能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学生带着课前预习的问题听老师讲课,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间接兴趣。对事物产生的间接兴趣,更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一个人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但学好英语有获得出国的机会。他对此结果产生极大兴趣,而去学习,这时更能引起有意注意。第三,组织和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更能维持有意注意。良好的组织,更能引起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转化而来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注意。例如,妈妈熟练地织毛衣。影响有意后注意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第一,直接兴趣。例如,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文言文,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学习时依旧有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像读小说一样轻松。第二熟练和系统化。例如,刚学习自行车的时候,时刻关注着该怎样来骑,无暇顾及与别人说话。等熟练时,就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了,可以与人愉快交谈。
实战演练:
1.教学中,王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精力不集中,于是突然加重语气提高声调,学生立刻打起了精神。王老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学习兴趣 D.学习动机
【答案】B。解析:老师加重语气提高语调,增加了刺激物的强度,更能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要求小朋友绘画一张贺卡给爸爸妈妈,便积极克服困难,努力创作,这是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感觉
【答案】C。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画贺卡是有目的的,也是需要意志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