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一知识点,在教招考试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来考,考试中主要考察,每一理论的的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通过例子和核心观点的相关描述,来选择相应理论或代表人物。因此在这个考点的备考过程中,要多结合每个理论的核心关键字去理解记忆,考生需要重点掌握每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以及相应的地位。
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说以及关系转换说。
(一)形式训练说
1.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
2.核心观点:形式训练说是对学习迁移现象作出最早的系统解释的理论。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 。
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官能组成的。从形式训练的观点来看,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最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它重视形式的训练,不重视内容的学习,因为形式训练是永久的。而且,(一旦能力提升了)迁移的产生将是自动的。
形式训练说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的最好材料。
3.备考关键:沃尔夫;最早;官能;能力;自动。
(二)共同要素说
1.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吴伟士)。
2.核心观点:桑代克在 1901 年的“形状知觉”实验中证实了共同要素说。在实验研究基础上,他提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其后伍德沃斯把共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成分说,即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桑代克认为的“共同要素”是指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所以,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限的。而伍德沃斯认为是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共同的成分。(迁移是有条件的)
3.备考关键:共同要素;有条件。
(三)概括说
1.代表人物:贾德
2.核心观点:贾德在 1908 年所做“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说理论的经典实验。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 A 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 B,是因为在学习 A 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 A、B 之中。根据这一理论,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称为“概括说”或“类化说”。
3.备考关键:概括;共同原理;经验总结。
(四)关系转化说
1.代表人物:苛勒
2.核心观点:关系转换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于 1929 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从事物关系的角度, 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他们不否认经验类化的作用,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因此人迁移的实质是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
3.备考关键:关系;苛勒;顿悟。
例题讲解:
我们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这是心理学上说的迁移。如果学生掌握和理解了两种学习活动的共同原理,迁移就可能产生,持这种观点是( )。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理论 D.认知结构迁移论
【答案】B。解析:提出概括说的贾德认为,在先期学习A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