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下小学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月9日上午】

2021-01-12 14:27:2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小学音乐《杜鹃圆舞曲》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采用图片方式导入,并提问:图片中都呈现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树叶刚刚发芽,有美丽的小杜鹃。这样的画面又有怎样的音乐故事呢?

顺势揭示课题——《杜鹃圆舞曲》。

(二)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乐曲,并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轻快活泼,抒情优美。

(三)深入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聆听音频,并提问:乐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乐曲可以划分两个乐段。模仿杜鹃叫声的音调和轻松的节奏,营造了温和迷人的气氛;杜鹃主题之后出现的第Ⅱ主题旋律,连贯而流畅,具有明显的歌唱性,展示了一个欢乐的舞蹈场面。

2.教师带领学生哼唱旋律,提问学生:乐曲的节拍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两段主题音乐均是3/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有明显的圆舞曲特征。对于圆舞曲,大家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圆舞曲又称“华尔兹”,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原是奥地利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

3.教师引导学生以右手拍桌,左手拍腿的形式感受乐曲的强弱规律。

4.全班完整聆听并哼唱乐曲。

(四)巩固提高

教师播放圆舞曲《春之声》,引导学生思考:两首乐曲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总结:两首乐曲均是3/4拍的圆舞曲体裁。《春之声》与其他圆舞曲不同,原为声乐作品,后由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改编为管弦乐曲。简短热烈的引子之后出现了华丽优美的基本主题,明快活泼的上行乐句与模仿鸟鸣的倚音式音调交相辉映,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洋溢着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杜鹃圆舞曲》,感受到了活泼优美的乐曲带来的春天气息,掌握了3/4拍的强弱规律特点,了解了圆舞曲的音乐风格特点。让我们再次哼唱乐曲主题,做春天里的小杜鹃吧!

课后作业:绘制一幅小杜鹃的画像,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什么是管弦乐曲?

【参考答案】

管弦乐曲指除协奏曲、交响曲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木管、铜管、打击乐、弦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需要,也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进行调整,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

2.如何备好一堂课?

【参考答案】

一堂好课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充分准备。

首先,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动机,可以有力促进教学的进行和课堂气氛的调节。

其次,备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内容,对教材的充分掌握以及前后知识的贯通,不仅能够在之后的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也能充分发挥教师“身教重于言传”的示范作用。

总之,只有对学生、教材有了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才能使得一堂课程如鱼得水。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