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分析类
【题目来源】1月9日山西省长治市面试考题
【考题一回顾】歹徒来教室劫持学生,有一位女教师说愿意自己作为人质保学生安全,你怎么看?
【知识链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参考答案】
观点
女教师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发生危险的时候一切以学生为重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学习,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保护好自身生命安全,随机应变,既有“勇为”的勇气,又有“智为”的机智。
分析
教师这种在危机关头保护学生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此举体现出了教师高尚的品质和爱生心切,但是这么做有可能会有不利的影响,如果把自己作为人质交到歹徒手中,不仅不一定能够使被劫持的学生获救,反而可能把自己至于危险的境地,无法保证更多学生的安全。
实践
在危机关头,教师可以一方面安抚歹徒情绪,询问需求,如果仅仅是钱财有需求,我们的做法是散财保平安。如果是蓄意报复社会,无差别攻击,则在稳住歹徒情绪的时候,暗示班级里其他同学报警或者报告校园保安。
在这惊心动魄的事件结束后,更重要的是要好好想想为什么歹徒能进来,在危机关头又该如何自保和保护学生。事后,需要建立一系列防控机制。例如,在正式上课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其他社会人员都不得随意进校,特殊情况除了反复核查身份、进行安检外,还要由保安人员判定进校人的精神状态,稍有异常,不予放行。
此外,学校还需要建立紧急报警机制。例如,在教师讲台下可设置一键报警按钮,遇到歹徒闯入等特殊情况可以及时通知校保卫处,联系到辖区民警。还可以建立相应的演习机制,除了歹徒劫持的情况,还有水灾、火灾地震演习等,在突发情况下看如何应对。
不容忽视的还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一些自保和保护他人的基本策略和技巧。在危急事件来临时能临危不乱,机智化解。
【题目来源】1月9日湖北省荆门市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学生上课弄坏了教具,老师让他出去,对此,你怎么看?
【知识链接】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学生观: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参考答案】
观点
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弄坏了教具,可能是有意而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之过,作为教师,应该详细了解原因过后再进行妥善的处理,让学生直接在上课期间出去,将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具体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分析
首先,不利于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让学生出去,将会让学生遗漏本堂课所教授的相关内容,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便是学习,所以教师此举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其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属于发展中的人,身心发展不太成熟,在犯错的时候,如果教师对其进行身心的惩罚,将会让其形成一定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最后,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对学生进行错误或过度的惩罚,将会让学生对教师形成一定的不满情绪,将会影响师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形成。也不利于教师在后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实践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详细了解学生损坏教具的具体原因,如果学生是无心之过,便让其今后多加注意即可;如果学生是有意而为之,便要引导学生形成维护和爱惜教学用具的意识,此外,要注意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一定要本着教书育人和关爱学生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