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2021-10-29 18:14:2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策略”,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教育心理学里是一个考频相对较高的知识点,在考试当中大多以单选和判断的形式出现,较少在案例分析当中出现。整体难度不高,主要是例子反选和概念反选类型,所以需要对该部分内容进行理解性记忆。

为了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算法式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例如:要打开一个三位数组成的密码锁,可以从000、001、002逐一尝试直到998、999,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答案。

二、启发式

所谓启发式就是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的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试探那些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的操作。

1.手段目的分析法: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的总目标。

例如:“河内塔游戏”、小明将写作文分为拟定题目、划分段落、收集素材等来逐步完成。

2.逆向反推法:应用反推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的问题,这种方法对解决几何问题时非常有效。

例如:走迷宫时,小王从出口开始往前走,直至入口。

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例如:小明想要存1000元钱,于是他决定每周存10元钱。

4.类比思维: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个体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情境的解答。

例如:工程师发现许多动物的爪子具有牢固有力的抓握能力,据此原理设计了现代起重机械上的钩子。

三、辨析

1.手段目的分析法VS爬山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有利于最终达到目标。

2.算法式VS启发式

首先在概念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在效率上,算法式效率低,而启发式效率较高。最后是在结果上来看,算法式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答案,启发式则不一定找到解决答案。

四、练一练

1.将学期报告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如选择题目、查阅资料、制定纲要等来逐步解决,这种方法属于问题解决中的( )。

A.类比思维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向反推

1.【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的总目标。题干当中将将学期报告分解为许多个小任务的做法体现的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故本题选择B选项。

2.密码箱的每一组密码都由0-9中的数字构成,解锁时需要把所有数字组合一个个进行尝试,直到找到打开密码箱的正确密码。这一过程是在用( )解决问题。

A.算法策略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逆向反推法

2.【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题干当中在解锁的时候把数字一个个进行尝试,这体现的是算法策略。

故本题选择A选项。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