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2021-07-10 18:18:2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理论一直是考查的一个难点,而在学习理论中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属于常考知识点,经常考查例子型单选。与此同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在表述上比较抽象,因此很多小伙伴对这部分知识点有些望而生畏。今天我们就有关奥苏贝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知识详解: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1)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

重点剖析:

有意学习的实质,作为理解性的知识点,重点理解非字面和非人为的含义。在这里所谓实质的联系就是非字面的联系。即:虽然两个知识字面表述不一样,但所指意思是一样的。例如,学习“正方形”这个新命题,应该把握“四条边相等长方形”。学生头脑中已有关于正方形的表象及四边相等的概念,当他们学习这一新命题时,很自然地与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应的表象、观念建立起联系。联系一旦建立,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新命题表述出来,即“任何长方形只要四边相等,就是正方形”。

而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例如,正方形的概念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长方形的概念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如果没有逻辑意义,就很难与其他知识产生联系,自然无法实现有意义学习;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否想要理解性的学习,是否有有意义学习的主观意愿;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重点剖析:

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主客观的角度备考有意学习产生的条件:

(1)从客观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从主观条件来看,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即有意义学习的心向;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

表征学习也称为符号学习、代表性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如:看到“△”知道它代表三角形。

(2)概念学习

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如: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作三角形。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如: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重点剖析:

重点掌握有意学习的类型的例子反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类型也可以按照学习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其中表征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命题学习是在概念学习基础上的学习。

3.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重点剖析:

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的同化,在遗忘的理论中奥苏贝尔提出了遗忘的同化说,即高级概念代替低级概念,使低级概念产生遗忘,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4.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如:先学四边形,再学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整合协作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3)先行组织者(引导性材料)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重点剖析:

奥苏贝尔组织学习的原则以多选备考。其中逐渐分化原则相当于一种纵向学习;整合协作原则相当于一种横向对比的整合。

先行组织者策略作为奥苏贝尔的重点备考知识点。可以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其中陈述性组织者需要比学习任务有较高的抽象,例如: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而比较性组织者强调对比特征,例如:白蚁-蚂蚁。

5.接受学习

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而奥苏贝尔倡导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以上是关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梳理和剖析,接下来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目。

二、小试牛刀:

1.【单选题】学习把白菜、油菜、番茄概括为蔬菜,这种学习属于( )。

A.命题学习 B.概念学习 C.连锁学习 D.符号学习

【答案】B。

2.【单选题】学生学习“圆的直径是它半径的两倍”的知识属于( )。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上位学习 D.符号学习

【答案】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