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皮亚杰是当代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巨人”。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由于相关的考点较多,本文将在此为广大考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生平及背景简介:
皮亚杰生于瑞士,把生物学、数理逻辑、心理学、哲学、科学史等方面的研究综合起来,吸收各派心理学的特点,综合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建立了自己的建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是当代认知建构主义的鼻祖。
二、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提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由此,他把个体的认知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知与动作来探索外部环境,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在感知运动活动中,儿童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其认知能力也逐渐得到发展,最典型的成就是发展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大约9—12月的儿童获得客体永恒性,而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事物就不存在了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以后认知活动的基础。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指内部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开始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
这一阶段,儿童能从事很多象征性游戏,如唐诗有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根竹竿就是一匹骏马,体现了万物有灵论的观点。但是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用表征形式认知客体的能力发展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单一方向思维的限制,即不可逆性。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同时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的,他们趋向按照他们自己的观点了解世界和他人的经验。例如,他们认为月亮走,是因为月亮在跟着他走。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一个儿童解决守恒问题的能力依赖于三个基本原因的理解:同一性、补偿性和可逆性。随着对同一性的完全掌握,儿童知道,假如没有东西被增加或取走,物质是相同的。随着对补偿性的理解,儿童知道一个方向外观上的变化能够在另一个方向的变化来补偿。也就是说,假如玻璃杯里面的液体要增高,玻璃杯必须要狭窄一些。随着对可逆性的理解,儿童能在心智上抵偿发生的变化。例如儿童知道自己有个哥哥,那他就是自己哥哥的弟弟。
这一阶段的儿童能掌握以上三方面,逐渐形成守恒概念。而且,他们可以根据客体较为抽象的特征来分类,比如是否食用。再次,他们能够按照逻辑的顺序给客体排序,并进行递推性思维,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他们虽然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所谓形式运算,就是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时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内容或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而朝着非直接感知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进入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到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比如,他们可以对未来20年的世界将发生什么变化作出推论,他们亦可以想象如果世界上有两个太阳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所以,教师和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做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
三、练习题
儿童在某一时刻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不小心撞倒了椅子,会小心翼翼地把椅子扶起来,并且挨着椅子自言自语“不痛,不痛,伤口快好”,打碎了被子,会可怜兮兮地问妈妈“妈妈,被子死掉了吗?”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可能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选项A,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
选项B,前运算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思维表现出泛灵论、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和不守恒性。其中泛灵性指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知、有情感、有人性的。
选项C,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思维具有可逆性、去自我中心等特点。
选项D,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题干中的儿童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思维具有泛灵性,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可能处于前运算阶段。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以上就是对教育心理学重点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