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2021-02-24 19:27:5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维果斯基被称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第一批以社会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认知发展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环境的文化与社会影响。学习本身从本质上而言是主要具有社会属性的,并且通过与那些比我们更富能力的个体交往,我们的认知能力将会发展得更加充分。

一、维果斯基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的,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对比分析:

两种机能:

种系发展-低级心理机能-无条件反射(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个体发展-高级心理机能-条件反射(文字、语言、数字、符号和工具)。

两种工具:

物质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性的变化,控制自然。

精神生产工具: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主动性、有意性)。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思维:概括性和间接性)。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

(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习题演练】

1.(单选题)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认为( )。

A.人有超级、一般、低级心理机能

B.抽象逻辑思维是一般心理机能

C.无意注意是低级心理机能

D.各项心理机能完全由遗传决定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无意注意是一种人和动物都有的不随意注意,属于低级心理机能。C项正确。A项,维果斯基认为人有高级心理机能和低级心理机能,表述错误。B项,抽象逻辑思维是高级心理机能,表述错误。D项,心理机能的发展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还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3.内化学说

内化是指个体将社会环境中吸收的知识转化到心理结构中的过程。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源于在社会交互作用对文化工具的使用,于将这种交互作用内化和进行心理转换的过程。

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在内化的过程中,语言发展中的自我中心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非社会性言语,是2——7岁儿童特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维果斯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言语的是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自我中心语言 皮亚杰 维果斯基
相同点 1.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教育要发展儿童的天性,丰富儿童多方面的经验,促进和加强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社会性交往。 2.儿童有表现自我的愿望,有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不同点 自我中心的和未成熟的表现,缺乏有意义的沟通的能力 儿童与他人之间的社会交换, 寻求理解以及与外部世界接触联系的有意义的机能
同伴之间相互作用 成人的引导
以自己所现有的图式,对外部环境客体进行主动地同化和顺应的由内而外的过程 由外部客体内化所带来的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一种由外向内的过程

【习题演练】

2.(单选题)自我中心言语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从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的过渡形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奥苏贝尔 D.勒温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与皮亚杰关于自我中心语言的不同点。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非社会性言语,是2——7岁儿童特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维果斯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言语的是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转化中、从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的过渡形式。故本题选择B。

4.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习题演练】

3.(单选题)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近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即教学应集中于学生掌握边缘的能力。C项正确。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维果斯基也是一个建构主义者。首先,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维果斯基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第三,维果斯基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的要点在于: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维果斯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语文老师在教授一篇比较难的文言文的起初,他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注释,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注释去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子。一段时间后,老师给学生的生词解释慢慢减少,而学生也逐渐能自己完成文言文的阅读。

【习题演练】

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维果斯基提出的观点是( )。

A.文化历史发展观

B.心理发展观

C.最近发展区

D.内化学说

【答案】ABCD。解析: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文化历史发展观、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