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强化的程式

2021-02-04 21:36:1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强化的程式”,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考查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考点,尤其是强调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但是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往往重点学习了行为主义中的代表人物、实验名称及主要观点,很容易忽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强化的程式这一部分。这部分知识比较繁琐,学习难度较大,但考查方式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呈现,相对简单。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的强化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吧!

强化的程式是指对强化的频率和时间的安排。根据强化的程式,强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强化,指每次做出正确反应后均进行强化;另一种是间隔强化,是指并不是每次做出正确反应后都进行强化,而是几次反应才给予一次强化。

一、连续强化

【定义】连续强化是指对每一次或每一阶段的正确反应予以强化,就是说当个体做出一次正确反应后,强化物即时到来或撤去,因此也称即时强化。

【举例】孩子每次做家务,妈妈都对他给予表扬;学生每次考试得一百分,老师就会奖励小红花。

【启示】当按照连续强化形成了某种行为时,倘若以后不再给予强化物,这种行为就会逐渐消退。对于学生而言,假若是初学者,最好对其进行连续强化,这样学习的速度就会快些。

二、间隔强化

间隔强化是指行为发生与强化物的出现或撤去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强化物是按照比率出现或撤去,也称延缓强化。间隔强化可分为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强化和变时强化;比率式又分为定比强化和变比强化。

(一)定时强化

【定义】定时强化是指前后两次强化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在斯金纳的实验中,他每隔20秒对白鼠进行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在下次强化到来前,反应迅速增加逐渐达到顶峰,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像扇贝一样,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扇贝效应。

【举例】每月15号发工资;每月的月末进行月考;每一次月考刚结束后,学生学习的效率会达到最低,在快要考试前开始努力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启示】学生在考前容易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要能够以不定时考试的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

(二)变时强化

【定义】变时强化就是指每次强化的时间间隔不等。

【举例】学生在学完一部分知识点后进行随堂测验;教师不定时地给学生奖励;钓鱼的时候,在不定时间内钓上来的一条鱼足以让人长时间等待在岸边。

【启示】强化总是不定时的来临。因此,从总的效果上来说,变时强化的效果要优于定时强化。

(三)定比强化

【定义】定比强化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保持某一固定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强化不是在一定时间间隔之后,而是在预定的多少次反应之后出现。

【举例】小白鼠按了20次杠杆才能获得食物;在计件工作中,个体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工作后,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报酬。

【启示】定比强化中,做出的行为反应次数越多,得到的强化也就越多。因此,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有益。

(四)变比强化

【定义】变比强化是指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

【举例】老师在听写单词时,从开始的每天一次到一周一次;老虎机玩家不断向机器投钱,但是塞几次钱才能获得强化是不可预言的,因此有人沉迷赌博。

【启示】在变比强化中,强化物在做出不定次数的反应之后才能获得,这种强化程式会产生相对较高的反应率,学习也会相对持久。变比强化对维持稳定和高反应率最有效。

【判断题】

王老师规定积累到30朵小红花,就可以获得一盒彩笔,这属于定时强化。(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强化的分类。间隔强化是指间隔一定时间或比例后才给予强化。间隔强化又分为两类: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强化和变时强化。比率式又分为定比强化和变比强化。其中,定时强化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后获得强化。定比强化指间隔一定的次数给予强化。定比强化对稳定的反应率比较有益。题干中,王老师规定积累到30朵小红花就可以获得一盒彩笔,是间隔一定的次数之后给予的强化,因此是定比强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